1 / 8
文档名称: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7/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2 《论语》十二章
知识目 标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学****重点义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
厂能标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 语感。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情感目 标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
学****br/>目标
第一课时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学****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 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 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 表” 一起去探讨学****方法、学****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一堂二;一初二爽课文,一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音和^奏。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教学备注】
II学法指导II
朗读指导:(1)读 时要字正腔圆。”字 正”就是字音准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 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一一学****朋一一朋友 乐
快乐
温一一温****师一一老师 思一一思考 知一一知道
择一一选择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有”同“又”)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 • •
“新的理解”)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1)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 •
(2)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
“腔圆”就是发音饱 满。(2)处理好停顿, 控制节奏。(3)把握 重读和轻读。(4)注 意语速语调,做到声 韵和谐,抑扬顿挫。
II学法指导II
通假字,是泛指中 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 一,"通假"就是"通 用、借代",即用读音 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 替本字。由于种种原 因,书写者没有使用 本字,而临时借用了 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 代,有人认为部分通 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 白字(别字)。
(3)三人行(古义: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
(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日子。)
一词多义
「①学而时****之(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彳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而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⑥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⑦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⑧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