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烟雨李庄.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烟雨李庄.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的东西 2021/7/2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烟雨李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烟雨李庄
  在李庄的时候,李庄正处于烟雨之中。来到这里之前,总觉得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村名,那里有最普通的中国农民和祠堂,可也正是它,敢在“李庄”之前,冠上“中国”二字。当这四个字贴合一起,便莫名有了某种厚重甚至悲壮感――当我们在烟雨之中去感受李庄与抗战期间的那一段迁徙的历史,便感觉这种厚重和悲壮,绝非没有来由,那背后,是被?鸹鹚?驱逐的狼狈与不屈,也是文化生命力的坚韧和勃发。因此,倒也有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感觉了:要看李庄,也非得在烟雨之中不可。面对长江宽大而貌似平静的水面,烟雨是点活这一切的最后一笔;面对那些雕刻精美让人惊叹的老建筑,烟雨也增添了某种岁月沧桑;最重要的,只有在这烟雨之中,李庄最让人唏嘘的那段生命华章,才更加散发出它深远而悠长的感染力。
  战火让长江边上的这个小小的地方,与宽大、古老却又灾难深重的“中国”相遇,使得李庄产生了某种涅般的重生。在此之前,李庄当然也是最中国的,长江缓缓流淌,古建筑屹立不倒,水位不时上涨,***的纤夫们,以腰身拉动那些要逆水而行的大船――这些纤夫们,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这里的女人,不娇滴滴,而是裸露出跟男人一样壮健的身躯和力量,后来人看到她们的***的身体,感受到的是浑厚而让人心酸的母亲和土地,而不是气息暧昧的欲望。可仅仅这样的李庄,还是不够的,它还得用它的直接、莽撞,用它拍着胸脯发出铿锵声响的邀约,与中国,来一次相遇: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李庄人身处偏远,可正是这种某种乡下人“鲁莽的豪气”,使得它得以招揽来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石璋如、梁思成、林徽因、陶孟和、王献唐、吴定良、童第周、罗尔纲、罗哲文等名字星光灿烂,一万多名文化人汇集在此。李庄因此不仅仅是额头冒汗、奋力苦行的纤夫般的李庄,而变成了文化璀璨、精神超拔的李庄。我们当然也知道,除了这些活着的“移动国宝”,还有无数躲避战火的古籍、文玩、字画等国宝,从水路送达李庄,在这里得到过安歇和庇佑。
  那么多大师和国宝在此停留,当然是因为李庄人的热情和豪气,因为这些逃难的人都看中了这里有山绕水淌,有天然屏障所带来的安全感。可交通的闭塞,在隔绝战火的同时,也给做学术研究的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在这里,什么都匮乏,研究要如何开展?当年在这里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不也曾为了一个显微镜而焦头烂额?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学术大师们,以某种纤夫般的不屈精神,拉着中国文化这艘古老的大船,昂首前行。诸如《中国建筑史》《居延汉简考释》《国史金石志稿》等经典的学术著作,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而先后从李庄这个小地方走出去的院士、学者、专家,数量更是比很多省份都多。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文化的影响力这个老话题。
  李庄当年的十六字电文,不但让这些学术大师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远离战火的安宁岁月,也让李庄的学子,近距离地接触到真正的文化风采、学术风度,李庄的青少年们意识到,要拉动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蛮力和汗水,更需要安静、思考和文化的风骨。李庄和这些文化人的相遇,是这些文化人的幸运,他们可以暂时躲避敌机和枪炮,可以不用像那些战场上的士兵一样,随时处于厮杀的状态,他们有了安静和闲暇,可以近距离接触此前从未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