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常见精神障碍
.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
*
概述:
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
国际标准ICD-10;
美国标准DSM-v;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ICD-10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11类: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心境障碍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
6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
7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9心理发育障碍
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11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本节仅介绍与心理咨询有关的内容
*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
该类临床症状是精神病性的,认真鉴别,及时转诊
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病因未明。
特征:
1感知、思维、情绪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即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
2能维持清醒意识和基本的智能;
3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衰退。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
——( CCMD-3)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临床描述:
(一)思维和知觉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2、妄想—最显著症状:“有人要害我”
“我是地球球长”
3、幻觉:常见为幻听
(二)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三)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减退,懒散
(四)自知力缺乏
*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分型:
1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最常见。尽早系统治疗,
预后较好
2青春型:在青年起病,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
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多见;
维持服药,可望获得较好预后
3紧张型:紧张性综合征,木僵较常见,行动受抑制,
少语甚至保持固定姿势。预后较好
4单纯型:较少见,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
等阴性症状为主,预后差
*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患者,女,56岁,14年前第八次住进精神病院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25年前,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后一直闷闷不乐,出现失眠,胡言乱语,半夜里无目的地外跑,并坚信别人要害她,在自家楼梯上放石头和刀,称“XX要暗算我”。整日不停地写材料,时常自言自语或对空言语。曾独自去北京被遣送回家。住院期间仍利用能找到的一切纸张写信,内容多为某人要害她等被害妄想,或要给某些人(多为医护人员和病友)一笔数目巨大的财产等。尽管这些信件永远不会寄出,仍写个不停。
*
患者,男,21岁,是一大二学生,入院前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入院后行为表现混乱,思维破裂,哭笑无常,时而大笑,时而哭啼。反复脱衣服,甚至赤身裸体。看到异性即冲上去欲拥抱,并反复说有关性器官的脏话。医生进行精神检查时发现其答非所问,思维破裂,有片断的被害妄想
*
患者,男,18岁时出现行为紊乱,胡言乱语。经治疗后缓解。第三次住院出院后不言不语,行为呆滞,表情紧张,拒绝进食。整日卧床,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不动,对医生提问拒不回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白天仍旧整日不动,但晚上会起床自行吃饭、走动、如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