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乒乓球理论基础.ppt

格式:ppt   大小:269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乒乓球理论基础.ppt

上传人:541807096 2021/7/27 文件大小:2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乒乓球理论基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乒乓球理论基础
第一章 乒乓球技术
第一节 直拍握拍法
第二节 横拍握拍法
第三节 站位、准备姿势及步法
第四节 推挡球
第五节 正手攻球
2
第一节 直 拍 握 拍 法
3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
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4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5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处理台内球也较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难处理。
6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拇指贴在球拍左侧,食指轻轻扣住拍柄,形成一个小环状。中指和无名指较直地以第一指节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紧贴在无名指之下。这种握拍法,很自然地将手臂、手腕和球拍联成—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右半台的照顾范围。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时,容易发挥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结合运用时,主要靠前臂带动手腕作回旋动作。缺点是手腕不灵活,处理快攻球、台内球,追身球及反手近台球比较困难。
7
三、削球类型握拍法
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弯屈,紧贴拍柄
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
托住球拍背面.这种握拍法削球的照顾面较
大,正,反手削球时以手臂的转动调节拍形。
削中转攻或推挡时,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
二指节压住球拍右肩;拍后三指则改为自然弯
屈托住拍底.
8
第二节 横 拍 握 拍 法
9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
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
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
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
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
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
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
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