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 "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 雕刻精美。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柊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逢年过节肇庆以及周边地区的人们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但不应称作"裹蒸粽"。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长条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柊叶、水草包裹。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 入口松化爽滑甘香。肇实,正名芡实,俗称鸡头米,与鸡无关,是水生作物芡实的别称。由于芡实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喙,所以大家就给了它“鸡头米”这个亲切也贴切的俗名。据传,明朝中叶,肇庆七星岩的仙掌岩上一姓邵道士, 以芡实入药为附近村庄的小孩治病,并教村民们广为引种。不久,小孩的病痊愈了,所引种的芡实也获得了好收成。村民们对邵道士感激不尽,但芡实为何物,他们全然不知, 认为是邵道士教引种的,于是就以“邵”作为果实之名叫“邵实”。后来,因“邵”与“肇”同音,而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遂改称为肇实,一直沿用至今七星剑花,又称霸王花,它长于七星岩的峭壁上,故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肇庆特产之一。七星剑花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七星剑花,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七星剑花是一种攀缘植物,大都植根于土壤之中。七星剑花的奇异之处是它喜好生长在没有水份、没有土壤的峭壁之上。七星剑花属仙人掌科,茎狭长,三棱有节,状如节鞭,向四处蔓延,一节一节地向上攀登,所以又称量天尺。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 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鸡蛋花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墨西哥,为多年生夹竹桃植物。原种的“红鸡蛋花”, 花为鲜红色,较为少见,多数是栽培变种, 长 5-6 厘米的花朵,外面白色略带淡红, 内面基部黄色,通常称为“冠白,心黄”, 形似鸡蛋白色着蛋黄,故名。每年 8、9月开花时节,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鸡蛋花香的气味。到肇庆七星岩玩的朋友,都可以品尝到一种别有风味的饮料——鸡蛋花茶, 其实就是用鸡蛋花的干花熏制冲泡的茶水。星岩蛋花的特点:平整光滑,色泽鲜艳, 香气清郁,有去湿气、清热毒、生津止渴之功效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