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的东西 2021/7/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
  摘 要:就西藏地区天气学观测以及多年的气象记录来看,西藏地区流云系在6月、7月、8月这三个月份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当中,雷暴的发生几率最高。为了了解西藏地区流云系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对MICAPS提供历年的卫星云图以及地面、高空等观测资料,本文对西藏地区流云系天气进行了相关研究,采取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两种研究方式,对西藏地区流云系天气引发的雷暴、冰雹等对流天气演变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反映,归纳出了切变线、低涡、槽线和弱气压场四类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从而分析出雷暴天气产生时,冰雹对流天气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西藏;对流云系;天气学
  前言:就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其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是全全球气候较为敏感地区之一,对于西藏地区对流云系天气学模式特征的研究,对指导西藏地区农牧业以及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地区在6月-8月流云系天气旺盛,因此引发的雷暴、冰雹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这样的天气学现象进行研究,常规的研究方式方法根本无法满足,需要进行非常规研究模式。针对卫星云图提供的相应信息,对流云系天气进行细致观察,观测雷暴、冰雹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全过程,这对于监测和预防雷暴、冰雹等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地区对流云系天气学研究现状
  我国对西藏地区对流云系天气学的研究从1978年开始,并且在这一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静止气象卫星云图的应用,Todd等用红外及可见光数据,利用气象卫星云图对流云系天气进行相关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对流云系天气学的基本状况。但因为技术手段原因,获取的数据可用性较小,缺失真实的数据支持,使研究并未取得真正意义的成效。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92年-1994年,我国气象学家对其他省市地区对流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定性、定量的提出了一些关于对流云系天气学现象的真实数据,这是我国关于对流云系天气学研究取得较为不错的成果。直到2002年,气象学家林宗桂对广西几个典型的带状云系强降水过程的卫星云图的分析,揭示了降雨强度与云带强度指数的对应关系,并且还研究了强降雨地区与对流云团之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对流云系天气学现象研究基础。随后,气血学家发现,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MCC发展最强盛的时段,在冷云中心附近出现。这一发现,让对流云系天气学研究更近了一步。随后,在对MICAPS系统提供的卫星云图上,通过对西藏地区近几年天气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西藏地区对流云系最为旺盛的时间段为6月-8月。
  二、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研究方法以及天气学模式
  (一)研究方法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研究,主要是来自于MICAPS系统提供的卫星云图,卫星云图上介绍了地面、高空图等常规观测资料,以及云顶亮温等天气学观测结果,这对于研究分析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研究方法是针对于MICAPS提供的FY-2C卫星云图资料进行主观分析,找出西藏地区出现的强对流系统云系,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对流云系配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对应的天气学模式。
  (二)天气学模式
  西藏地区的云系主要由尺度小、白亮且不规则的细胞状和条状云构成,呈树枝状或是带状。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