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试谈对国际人权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关系的理解.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谈对国际人权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关系的理解.doc

上传人:小健 2021/7/30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谈对国际人权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关系的理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谈对国际人权保护与不干涉
内政原则关系的理解
主权概念产生于16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博丹首先提出,他 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持久的、凌驾于 法律之上的权力。继博丹之后,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将国家主权观念 延展至国际社会,着重从国际法学角度突出了主权的对外性质。
发展到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对内的 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所谓对内的最高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内完 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国内管辖的事务。所谓对外的独立权,是指国 家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的权威,在国家之上,再没有超国家的权威, 国家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完全自主,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这一点是国 家主权的根本属性。家主权早已上升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国际法原 则,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我认为,所谓对内的最高权,即内政的权力,凡属于国内管 辖之事项国家,均有权自行决定。
什什么又是人权?人权又属不属于内政?所谓人权,是指一 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 普遍性的权利。它包括生命权和生存权、政治权和公民权、经济社会
和文化权、民族权与和平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等等,这些权利是密不 可分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来源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天赋 人权”思想。
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第一次提出人权概念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人权都具有国内性,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 项,一国如何对待其本国国民,本质上属于该国的主权和内政。随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鉴于几千万人死于战争,基本人权和 人类尊严被法西斯残酷践踏,各国对人权问题开始予以深刻地关注, 人们深刻认识到人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国际法问题,至此人权 问题开始真正进入国际法领域。人权的国际保护第一次被规定在一个 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文件《联合国宪章》中,宪章明确指出“重申基本 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等权利之信念拘束”, 并在第一条将“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 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 并激励对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列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 联合国对人权保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至于被认为“除了追求和平 联合国再也没有比实现人权更重大的目标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许多学者已经形成一种相当普 遍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家主权已经失去了昔日无所不包的至上权威性O
随着整个世界的互动性与相互依赖性的强化,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 连结日益紧密化,人权问题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人权保护 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
然而,我国领导人1992年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发言却 指出:“人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问题。因此,观察一国 的人权状况,不能割断该国的历史,不能脱离该的国情。要求世界各 国照搬一国或少数几国的人权标准和模式,既不适当,也行不通。中 国重视人权,并主张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同等的讨论和合作,而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 别国内政。”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国际人权保护同不干涉内政原 则的冲突,无非是观念的冲突,价值取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