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路工程养护技术病害预防策略探讨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
如今,我国公路养护正从传统落后的病害后被动修补转变为预防 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指在公路状态良好或存在早期病害时采用有效 的技术措施处理,起到延缓病害产生和发展,并改善公路使用性能的 作用。为了方便理解,并区别于其它相关研究和资料,这里将公路预 防性养护称为面向养护技术的公路工程病害预防策略。
丄全面摸底,掌握公路实际情况
对自身管辖范围内所有公路做系统调查摸底,主要采用徒步检查
的方式,针对检查发现的病害,以其分布范围与严重程度为依据分类 和统计,进而确定病害具体性质,完成相关数据库的建立。日常养护 工作中,应切实加强巡查,密切注意公路病害实际发展状况,并以此 为依据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以路面病害为例,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包括:龟裂、不规则裂缝、横纵向开裂、麻面、松散、车辙、泛油、 磨光;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包括:裂缝、接缝损坏、错台。根据 病害的类型,对照相关数据库,可选取适宜的养护方式。
2预防性养护
仍以最重要的路面为例探究其预防性养护:
(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 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做好,然后沿裂缝走向在裂缝中心实施切割,
成槽后将槽内清理干净,再向槽内灌填沥青,最后均匀撒上一层灌缝 集料;其技术要求包括:开槽的尺寸应达到lcm宽以上和l~3cm深; 清槽应彻底,首次灌缝完成5min之后立即平灌缝,以此在表面形成 一个密封层;灌缝所用集料应洁净,以中粗砂与石屑为宜;当空气比 较潮湿或气温较低时不可进行施工;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 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对基层予以有效保护,避免路面 破坏的发展[1]。(2)碎石封层: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 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对路面上的裂缝采用灌缝的方法处理,然后 将路表面清扫干净,组织材料与机械设备进场,并开始。完成以上 工作后在路表面均匀撒上一层沥青封缝和碎石,最后将其碾压密实, 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放交通;其技术要求包括:所有材料都应达到现行 规范的要求;施工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气温不低于20°C,风力 不超过三级,且3d内无雨;, 沥青温度应达到160~170°C;在封层施工开始前,先对路面上的各类 病害做有效处理;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 路面结构的内部,使路面各项性能得以恢复,有效延缓氧化、松散与 老化⑵。(3)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属于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农村公 路路面时常产生坑洼与裂缝,在表面被严重磨损后,立即在路面摊铺 一层稀浆混合料,形成薄层,实现对路面的有效养护。这项技术以恢 复路面正常使用功能为目标,能抑制进一步损坏。实践表明,稀浆封 层技术能有效封闭路面上的裂缝,并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是一种经济 合理且功能丰富的养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在 很多农村地区使用,尤其是阳离子乳化沥青等新材料的出现与使用。 在农村公路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应用广泛,能实现路面预防性养护, 适应国家对公路养护提出的向预防性养护过渡的要求[3]。
(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病害发展速度相对较
慢的情况,若使用,仅可以解决轻度裂缝,而且还不能有其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