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名亭名联赏析中国名亭名联赏析积素坠枝全作雨; 悬流落涧半成冰。——乾隆题北京中南海流杯亭五明招得薰风爽; 七宝修成璧月清。——乾隆题北京北海延南薰亭菱花晓映雕栏日; 莲叶香含玉沼波。——乾隆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清· 爱新觉罗· 玄烨题北京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 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 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 山泉随风流至, 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与云、风以生命和动感, 并与表示清幽、宁静的书幌、墨池融为一体,动中有静,清寂中又透着闹意。“移、送、侵、润”四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雅逸的意境,使景物充溢活力。)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太原难老泉边难老亭此联上联借用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含蓄地点出了泉水的活力在于永不停息。下联摘自(《孟子· 尽心上》) “上下与天地同流”,妙用“移就格”,着一“流”字, 把宇宙的运转和泉水的流动联系起来,意味着自然永恒,泉水日新。不仅切“难老”之题, 而且予人以启发, 大自然如此, 人虽生命有限, 亦应自强不息, 以延缓衰老的到来。联语言约意丰, 寓警策于平易之语中,堪称佳构。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朱彝尊题太原晋词贞观宝翰亭[ 唐碑亭] (集句) 唐碑即唐太宗为歌颂叔虞功德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共 120 3 字,竖立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叔虞, 周武王之子,名虞,封地在唐( 山西翼城县西)。后其子燮父移居晋水( 山西太原南)旁, 改称晋侯, 为晋国的始祖。其后唐国公李渊及李世民在晋阳反隋起义成功, 建立了唐政权,认为是神功所致,遂在晋祠立碑颂功。此为集句联, 出句集自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意为太宗所撰碑文, 流传千古。对句集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 社稷一戎衣。”意谓太宗在开创基业时也曾身着戎装, 带兵作战。“一戎衣”,《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定。”孔传:“一著戎服而来纣。”一说, “衣”当作“殷”,一用兵而胜殷。后泛指用兵作战。全联以极为概括的语句歌颂了唐太宗的文才与武功。两句见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题壁》诗。) 佳日值春秋,对水郭烟村,回望平铺图画好; 群贤聚觞咏,喜河声山色,一齐飞送酒樽来。——清· 宋搢青题辽宁海城县茅儿寺多罗亭茅儿寺, 位于海城县大新屯村东南的绣岭。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建为佛殿, 多罗亭则在山涧畔。上联写登亭所见。谓时值春和景明、秋高气爽, 但见村庄历历在目, 犹如幅幅山野乡村图不断展现。平铺, 宋· 张孝祥《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词“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下联转写文人雅士群聚觞咏的风流情怀。前句用晋· 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之典。河声山色, 动感、色彩俱现。末以“一齐飞送酒樽来”作结,美景与豪情共入酒樽,景醉人, 情醉人。一个“飞”字,写出了河山的脉脉含情和对人的依依眷恋, 灵气飞动,而境界全出。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陶澍题上海豫园湖心亭湖心亭在豫园之南。乔锺吴《西园记》云:“( 大湖) 湖心有亭, 渺然浮水上, 南北筑石梁九曲, 以达于岸。”此为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