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储罐生产工艺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3,074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储罐生产工艺管理.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7/30 文件大小: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储罐生产工艺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储罐生产工艺管理
储罐生产工艺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章内容依据国家行业相关规范、XX公司《轻质油品储罐技术导则》等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条 本章内容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
第三条 术语解释
(一)储罐: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钢制密封容器。
(二)罐组:布置在一个防火堤内的一个或多个储罐。
(三)罐区:一个或多个罐组构成的区域。
(四)浮顶罐:在敞开的储罐内安装浮舱顶的储罐,又称外浮顶罐。
(五)内浮顶罐:在储罐内设有浮盘的固定顶储罐。
(六)高液位:储罐允许的最高操作液位,即储罐的设计储存液位。
(七)低液位:储罐允许的最低操作液位。
(八)高高液位:超出设计储存液位后应强制连锁切断的液位。
(九)低低液位:低于低液位后应强制连锁切断的液位。
(十)轻污油:装置开停工或生产异常时产生的不合格轻质油。
(十一) 凝缩油:火炬分液罐、高压***分液罐、压缩机分液罐等回收的残液。
第四条 本章内容由生产技术处负责解释。
第二节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一)负责组织制定、审核储罐工艺指标。
(二)负责组织储罐工艺变更的管理。
(三)负责组织审批储罐清洗计划,并做好储罐清洗期间物料平衡。
(四)负责储罐生产工艺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第六条 机动管理部门
(一)负责组织储罐清理、清洗、检修和维护等工作。
(二)负责组织制定罐底水质分析计划并实施。
第七条 质量管理部门
(一)负责组织制定内浮顶罐上部气相空间可燃气体浓度和压缩机凝液、***凝液、火炬罐凝液分析检测计划并实施。
(二)负责制定采样作业单项操作卡。
(三)负责储罐清洗后的质量验收。
第八条 二级单位
(一)负责落实执行本制度。
(二)负责组织储罐工艺操作参数、巡回检查巡检频次和巡检路线的制定和审核工作。
(三)负责组织单项作业卡、应急预案、储罐清洗计划、操作变动单、工艺指标变更单等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四)负责对本章内容的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节 管理通则
第九条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应为储罐配备必要的测量、切水和注水等设施,重要监控参数应安装现场表及二次表,并远传至操作室。
第十条 储罐在进行改造、检修、检测、清洗等作业活动前、后,应办理两个界面交接手续;投用前,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进行投用前安全检查。
第十一条 变更储存介质或储存介质运行工况发生变化需办理相关手续时,应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执行生产运行篇工艺管理的相关规定,变更储存介质纳入二级操作变动范围;在超出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执行生产运行篇工艺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军用品必须专泵、专线、专罐运行。
第十三条 常压储罐应每月进行一次人工检尺,与储罐液位计显示液位进行对比,做好记录,并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 应对可能窜料的部位,包括扫线蒸汽、氮气、压缩风系统等,采取盲板、双阀一倒淋等可靠的隔离措施防止物料互窜,并建立台账。
第十五条 压力储罐液位、温度、压力和常压储罐液位、温度等工艺指标必须设置齐全,符合设计或规范,并严格控制。储罐区储罐工艺指标参数按“储罐工艺指标参数制定规范”(附件:)制定;装置储罐参考该规范或按原始设计、技改技措基础数据、长周期运行限制条件等制定。
第十六条 储罐液位低于低低液位时,;储罐液位高于低低液位时,。%~5%范围时,收油流速不得超过1m/s。有静电消除器或采用防静电剂等其它有效防静电措施的油品管道,可不受上述限制。
第十七条 有DCS的要能显示流速,没有DCS的操作卡上要有流速计算公式,并采取措施控制,不能满足流速控制条件的要逐步进行管线扩径等改造措施以达到要求。
第十八条 凝缩油系统应与轻污油系统严格分开,确保凝缩油不混入轻污油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凝缩油在装置内处理,出装置应储存在压力罐内;

(三)浮顶罐浮船上的油污、氧化铁等杂物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清扫。
  (四)储罐在收付油、循环或搅拌等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取样、检尺或测温等现场操作。储罐需静置一段时间才允许进行上述作业。“静置时间表”见(附件:)
(五)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着装;作业前泄放人体静电;作业过程中禁止穿***服、鞋、安全帽和其他易产生静电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储罐监测管理
(一)内浮顶储罐(不包括氮封储罐)应定期检测内浮顶储罐浮盘上部气相空间可燃气体浓度。
(二)检测工作进行时不得进行收付油作业,每月检测频次不少于一次;对于石脑油、裂解汽油等含硫或轻组分较多的低沸点可燃物料适当增加检测频率。
(三)检测时应采取防中毒、防静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