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pdf

格式:pdf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pdf

上传人:2092612627 2014/8/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
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
杨霄◎
【内容提要】 21 世纪以来,中国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食品、药
品等外贸产品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产生了
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形象和公共关系危机。产品的公共卫生危害事件何以
产生国家层次的巨大危机本文采用小镇报纸调研的方法,对美国基层民
众的相关舆情进行研究后发现,并非产品的公共卫生危害事件本身引发了
负面国际舆论,而是在应对产品的公共卫生危害事件时政府危机管理的表
现,构成了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较为严重的影响。安全事件发酵的原因并非
通常认为的反华情绪和刻意的扭曲,只有响应及时的、积极的、低级政治
的危机管理方式有可能对形象危机产生缓解效果,而后续的、在恢复期的
危机管理措施则相对较难改变舆情的导向。
【关键词】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国家形象基层民众舆情
一、21 世纪中国产品公共卫生危机
,
06 年之后国际社会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
20 与中国相关的产品公共卫生危害事件,其中影响较大
,
的有据 2006 年 10 月报道巴拿马止咳糖浆含有毒二甘
《国际政治科学》2011 /4 总第 28 期,第 35—69 页。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35
国际政治科学 2011 /4
, , ,
醇导致百余人死亡该产品用中国甘油原料生产据 2007 年 3 月报道
,
含三聚******和三聚***酸的宠物食品造成美国猫、狗等宠物死亡其原料为
,
中国产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 2007 年 5 月至 7 月巴拿马、美国、
,
日本等地相继报道中国出口的牙膏中检测出二甘醇 2007 年 8 月从中
国出口至美国的儿童玩具被报告含铅量严重超标,危害到儿童的身体健
,
康 2008 年 6 月至 9 月间暴露出来的中国三鹿奶制品三聚******超标导
,
致大量婴幼儿肾功能衰竭 2008 年 9 月报道中国出口日本的大米因农
, ,
药残留超标从而引发“毒大米”事件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 月间
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速冻饺子被报告含有超标百余倍的高毒农药甲***磷,
,
导致数十人中毒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产生中
国产品的公共卫生危机。
上述这些事件中的食品、药品及其他产品对生物体的公共卫生安全带
来了危害或潜在威胁,而且其生产和供应链经过中国,因此本文将这些事
,
件统称为“中国产品的公共卫生危害事件”。此外中国产品的公共卫生

问题还包括一些相关的非产品事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2007 年 6 月中

国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判处并执行死刑 2008 年 8 月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突然非正常死亡
,
2008 年 12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三个办事处。这些事件与前述的产品的公共卫生
危机紧密相关,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评价,因此本文也将
这些事件纳入研究。
一对危害事件影响的认识与相关研究的不足
,
产品的公共卫生危机在损害中国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中国制造”
,
品牌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中国产品的公共卫生危机在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产生了复杂的舆论反应。面对这一时期频发的食
品安全问题,中国认为一些国家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过度反应和媒体的
炒作扭曲了事实,引起了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严重伤害到中国
36
中国产品公共卫生管理与美国舆情
, ,
的国家形象。例如 2007 年 12 月吴仪副总理访美期间指出美国在 WTO
的反应是不友好的,美国新闻界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夸大报道严重损害
, ,
了中国的国家形象。①同时吴仪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阐述中国
政府应对食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以期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国家形象
,
造成的不良影响。② 2007 年 11 月 26 日在由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世
界卫生组织主办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致辞
, ,
中表示“中国不赞成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不顾事实以偏盖面的炒作
和一味的指责,反对通过食品安全来设置贸易壁垒,甚至把食品安全问
, ,
题政治化”。同时她指出“要防止少数的媒体不顾事实、违背道德、
,
以偏赅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