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川端康成与《雪国》.ppt

格式:ppt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川端康成与《雪国》.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川端康成与《雪国》.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川端康成与《雪国》 主讲:张能泉川端康成:独特文学艺术的开创者川端康成:日本现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雪国》、《千只鹤》、《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的文学贡献主要表现在“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简单地说就是他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和西方文学的现代性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意识的文学。坎坷多难的身世川端康成自幼失去父母、祖母和姐姐,唯一的亲人就是卧床不起的双目失明的祖父。15岁时,祖父也去世了。其《十六岁的日记》就真实地记载了他与祖父相依为命的生活。不幸与亲人的相继去世,逐渐形成了他性格乖僻的孤儿气质。除此之外,体质孱弱以及孤儿环境下的诸多苦恼,形成了他虚无的人生观。“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创作分期战前时期(1921-1932),代表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战争时期(1933-1945),代表作品有《雪国》。战后时期(1945-1972),代表作品有《古都》。新感觉派川端康成有关新感觉派的理论大致如下:主张主观是唯一的真实,否定现实生活的可观性,注重文学的主观色彩。主张感觉即文学内容,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自我感受和情感。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反对继承日本传统文学。主张文学革新,反对自然主义文学。《伊豆的舞女》 —创造美的抒情世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创造美的抒情世界提供了外在条件。悲哀美的表现为创造美的抒情世界奠定了内在基点。《雪国》 —对生命憧憬的悲哀实现哀艳结合的余情美——小说的创作目的。表达虚无主义思想——小说的主题。岛村—虚无主义思想的体现者岛村的虚无主义思想十分明显。行动上,他颓废堕落;思想上,他充满幻想。他将现实的一切都看成“徒劳无益”,因而在他眼里,只有沉浸在非现实的幻想中才能感到一种虚无的魅力,进而才能真正理解生活。岛村的虚无主义思想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