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画家冯骥才.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画家冯骥才.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8/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画家冯骥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画家冯骥才
  冯骥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运用文字炉火纯青的著名作家之一。   然而,作为画家的冯骥才却鲜为人知,其实他的绘画作品,特立独行、面目清楚,有着极富魅力的绘画语言和个人色彩。他的画与他的小说散文比对起来亦毫不逊色。
  按冯骥才自己的话说:“画在文先。”公平地说确实如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陆续发表一系列伤痕文学名扬天下之前,就已经从事绘画生涯,且挥洒丹青十五年之久。他在“绘画自述”中说:“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以摹制宋代北宗诸大家画作为生,得以钻研古人的画理画技,其中偏爱范宽、郭熙、刘松年、马远、夏圭和张择端。于是侧锋的斧劈皴斫和中锋的长线勾勒深刻地记忆在我的笔管里。同时,注重师法造化,常常肩背画夹,外出写生,近及京西蓟北,远赴岱宗太行,这一阶段绘画追求时代山水与传统审美的融合,可惜画作多毁于‘文革’与地震,残剩寥寥。”由此可见,冯骥才从学画伊始,就对中国画的传统基础进行了严酷的锻造锤炼,并从大量的外地写生中汲取营养,为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不可或缺的深厚根基。
  天津是一个“盛产”画家之地。仅清末民初到如今,如秦祖永、刘奎龄、陈少梅、刘子久、刘继卣、孙其峰、王颂余、孙克纲、肖朗、秦征以及一大批天津美院日正中天的画家教授们不胜枚举,尤其后者大都是我几十年间相识并过往甚密的师友知己。我不知冯骥才与诸多画家的关系和所受影响,但我看了冯骥才的画,却更加深了对天津画家的认知与了解。
  冯骥才希望他的画单独站在人们面前,希望人们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他的画,于是我静下心翻来覆去把这次展览的作品看了无数遍,全然忘了画家原是一位有着多顶乌纱的官方人物,也忘了他的文学作品是怎样的风靡当代,我是以一个纯专职画家的标准去度量审视他的!也许有人会说冯骥才的画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甚至拿批评吴冠中、黄永玉等人的理论来批评他,我认为那实在是太狭隘浮浅,或者说是太没有读懂冯骥才了。
  冯骥才不同于上述二位人物,更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位画家,冯骥才只是冯骥才,他的绘画只属于他自己!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来自传统、来自生活。他的一枝一叶,一点一画,每一个画面,都准确无误深深地打上了“冯氏印记”!
  绘画技法是美术作品的优劣标准。中国画讲究笔墨,西洋画讲究色彩。冯氏绘画属中国画序列,论其笔墨我们不妨看一幅小品《林涧》,画家用几块浓墨焦墨画近处大树枝干,淡墨烘托后边树荫,焦墨淡墨混用擦出林涧小道,一幅最纯粹的中国水墨画跃然纸上。类似的作品还很多,如《雄风》,画家以重墨勾近景树木,用淡墨晕出天空,云白处盘旋着一只苍鹰,美极了!再如《野桥》,一桥搭两岸,全画唯小桥落焦墨,灌木河岸均以淡墨湿画,如细雨朦胧处,野桥空待人。更为生动者有《大河直下好放舟》,一半水飞流,一半云飞烟。极具表现力的淡墨画云、画水,重墨画船,枯笔擦近水,同样不大的篇幅把大河放舟的奇险景象挥洒得淋漓尽致!然而,画家更多的是中西融汇的神来之笔,最具代表的作品是《期待》,夕阳斜照的农家小院,两扇柴门微微半开,在夕照下柴门影子迎着画面拉出界外很长很长,院内上下树荫婆娑,隐约朦胧,是小院主人的期待,还是画家观者的期待?我甚至企望从光怪陆离的画面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影,画中的期待之情牵动着每一个看画人的心,堪称经典!一幅在中国画上显示出光影并获得奇效的作品是《照透生命》,画家以浓重黑墨画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