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园林建筑设计
学分: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另U :专业课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30学时)
适用对象:园林专业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Garden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综合成绩=50洌时成绩+50残试成绩
先修课程:美术,园林制图,设计初步,房屋建筑学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系统地教授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
代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建筑小品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 手法将园林规划设计构思中的各类建筑物,按比例真实形象的反映在设计图纸上并能按其施 工,,制图及设计初步 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物的形象,并通过园林施工变成现实生活中 ,调研,建筑个例分析和
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学习园林建筑设计须在熟练掌握美术,制图及建筑初步等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下,了解园林建筑的分类,各类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熟悉各类园林建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 握常见园林建筑的设计技能,为从事园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基丁园林建筑教学的特点,具体的教学过程要求分为自高而低三个不同的层次 :
第一层次是方法论的要求:要求通过教学过程训练,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 基本设计思维和工作方法,关键是其系统性.
第二层次是阶段性的要求:要求满足对各阶段工作程式内容,表现手段,深度要求,关键是 其阶段性.
第三层次是方案本身的环境,空间,使用,建筑性格等具体设计要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8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45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园林建筑设计 的方法和技巧,建筑庭园设计,园林建筑个体设计,园林建筑小品, 内容及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章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观,空间艺术及组合.
了解: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及分类,东西方园林建筑的概括比较.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园林建筑的含义与特点
主要内容
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及分类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园林与园林建筑、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的特点、园林建筑的分类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园林建筑艺术
主要内容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观,空间艺术及组合;东西方园林建筑的概括比较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观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概括比较
园林建筑空间艺术
园林建筑的组合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东西方园林建筑的概括比较,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观,空间艺术及组合.
(三) 课后练习
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增进对园林建筑的认识.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后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增进对园林建筑的认识.
第二章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
(一)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设计程序的步骤.
掌握:设计思维的程序,手段,发挥发展创造性思维.
了解:设计模型的构成,运行,设计程序的意义.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模型
主要内容
设计模型的构成,运行与掌握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设计模型的构成、设计模型的运行、设计模型的掌握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设计模型的构成,运行.
第二节设计程序
主要内容
设计程序的意义与步骤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设计程序的意义、设计程序的步骤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设计程序的意义,重点掌握设计程序的步骤.
第三节设计思维
主要内容
设计思维的程序,手段及创造性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思维程序、思维手段、创造性思维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设计思维的程序,手段,发挥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 实践环节
对校园大门实物测量,绘制正式图纸,分析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能力.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制图能力的训练,同时加强学生园林建筑体验 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方案探索与构造
(一)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立意与构思的主要内容,方案起步的方法与内容,方案生成的主要 方法及一般思路.
掌握:方案比较的方法及评价手段,方案建构的主要思路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