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岗位职责)立足岗位
立足岗位 从我做起 建设大理美好家园 中所作的报告中,已郑重地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同时在报告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部分,强调了“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明确要求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带纲领性的内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很显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统领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实施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靠科技手段,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全市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安居乐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须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内容。绿,标志着社会的文明;
绿,蕴涵着城市的生机。经商创业于和谐的生态环境,安居休憩于宁静的自然之中,碧水蓝天、森林家园、与树为邻、林水相依,这一价值取向已逐渐成为我们每一个大理人的共识。没有绿色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会有持久的竞争力。作为一名务林人,我一定要立足岗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
“生态立市”和兴林富民为目标,以学习杨善洲精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亮点为突破口,认真工作。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幅人文的、生态的、文明的大理美好画卷将呈现在苍山、洱海之间。
一、建管并举,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一)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成效初现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0年-2010年,,完成公益林建设254500亩,其中人工造林28500亩,封山育林158000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3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5000亩;
完成天保工程中心苗圃建设120亩;
完成20公里、;
在凤仪镇青山新建防火了望台1座。 2、退耕还林工程 2002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82640亩(退耕地还林41320亩,荒山荒地造林41320亩),到期通过国家验收21320亩;
完成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基本口粮田建设6600亩,太阳能781套、节柴灶1077口,后续产业发展核桃种植21600亩,棚厩建设12121平方米,建设青贮窖2917立方米,种植饲料地2268亩,技能培训3700人次。
2011年在巩固82560亩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同时,完成后续产业发展核桃种植8000亩、基本口粮田2200亩、太阳能建设218套、节柴灶建设600口、技能培训1300人次。
(二)绿色走廊工程 绿色走廊是城市的形象和窗口。市政府十分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绿化带严格按照道路绿化标准进行建设,并通过重点引进和培育苗圃基地等,形成道路两侧的绿色林带,建成了如国道320、省道214线、大凤路等一批示范路;
一般乡道、进村道路、环村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形成道路两侧的绿色林带;
城区骨干道路绿化则以乡土植物为主,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