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分析报告- 电冰箱市场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析报告- 电冰箱市场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183833235 2021/8/7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析报告- 电冰箱市场分析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A文】某国际知名公司电冰箱市场分析报告
1冰箱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冰箱市场的起步至少比经济发达国家晚25年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强烈推动下,中国冰箱市场的拓展比任何国家都来得迅猛。然而,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冰箱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严重约束,使巨大的潜力市场难以很快转化为现实市场,而使冰箱市场处于相对饱和,从而引起国内生产厂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总的格局来看,中国冰箱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进口为主阶段(19GG-19GG)
改革开放使中明显提高,中国冰箱市场开始逐步启动。这一时期,中国冰箱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①市场的启动者是舶来品。当时中国的冰箱生产几乎接近零,19GG年前后中国市场的冰箱几乎全为舶来品,直至19GG年,,,%;
②市场的启动明显呈区域推进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四大经济特区开始,以后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放地区率先接受了先进也比其它地区上升得快,因此冰箱市场的启动首先是从这些地区开始的;
③消费者能接受的冰箱主要是低档的冰箱。当时市场上销售的冰箱除极少数从国外进口的双门冰箱以外,大多数是160升以下的单门冰箱,价位在700元左右。
、诱导生产阶段(19GG-19GG)
中国冰箱市场经过近6年的启动以后,到19GG年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冰箱市场的鼎盛时期。从19GG年到19GG年,,年均扩张率高达
%,几乎每年翻一番,。其基本特点是:
①市场强烈诱导了生产。由于受市场的强烈诱导,全国各地纷纷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能力剧增,同期,,%,;
②市场始终呈“卖方市场”状态。除19GG年以外,这一时期全国冰箱消费需求规模始终大于生产规模,在市场上,不论商品品牌,不论产品质量,不论功能款式,都能从市场上卖出去,以至屡屡出现罕见的排队“抢购风”;
③品牌混杂,生产秩序混乱。据统计,19GG年底全国冰箱生产企业多达400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上,生产秩序极其混乱,冰箱品牌多达几百个,劣质产品充塞市场;
④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率迅速提高。市场的强烈扩张是城镇居民家庭的拥有率迅速提高,从19GG年到19GG年,%%;
⑤市场开始出现一些知名品牌,如万宝、中意、扬子、香雪海、双鹿等。
、竞争开始阶段(19GG-19GG)
19GG年以后中国冰箱市场连续两年出现了奇迹般的大幅度萎缩,,,%。因而市场竞争由此开始,大批厂商被迫倒闭。市场严重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提前消费。尤其是19GG年初中央提出了“价格闯关”口号,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提前消费心理,这使中国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时间至少提前了两三年,冰箱的消费更不例外;
②受宏观形势的严重影响。19GG年10月中央提出了“整顿治理”的宏观政策,这使全国消费品市场连续两年处于严重疲软,经济滑坡,居民收入相对下降,因此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能力减退;
③大中城市冰箱消费已进入市场调整阶段。当时中国冰箱市场的主要购买力集中在大中城市,到19GG年底,沿海大中城市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率已超过60台,内地大中城市已接近60台。从理论上说,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冰箱拥有率达到60%以后,其市场已从扩展阶段进入调整阶段,基本特征是新增家庭消费的边际递增率迅速减退,而更新家庭的消费层尚未形成,所以从客观上市场必然会进行调整,在销售规模上出现萎缩现象。
、首轮淘汰阶段(19GG—19GG)
这一阶段特点是:
①由于的不断提高,电冰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阶段初期的不到100万台增长到后期的700万台;
②需求主体为城镇居民,消费以新购为主,农村居民开始产生少量需求;
③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消费心理尚未成熟;
④引进的生产技术基本吸收完毕,开始有一定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
⑤竞争的焦点由单一的产品质量竞争开始转化为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和广告的多方面竞争。高通胀到治理整顿,使企业发展均处于先扬后抑状况,抓住质量、服务、品牌的企业得以生存;
⑥行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