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doc

上传人:kpchsxo281 2021/8/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川端康成的《古都》
水在石隙之间,静静地流淌,听得汩汩之声,知其将要流到更深之处。当美也如此沉静,如川端先生的《古都》,便也能洗去尘世的浮华,让人于纷杂中偶获片刻的宁静。
川端先生生于京都的大阪府,幼年便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生活孤独、忧郁,但他深爱这承载着他痛苦与回忆的土地,当都城的静美、古雅渐被现代工业的喧闹所取代时,他劝好友东山魁夷画一下京都清秀的风景,当东山画成《东洛四季》后,川端写信给东山:“我在病房每次看到你的画,就觉得春光照到了身边,画中杉树的绿色也会发亮。”但在流逝的时间里,美好的生命在静静的流逝,古雅的传统也不可挽回,似乎一切都已如静美的秋叶在宁静中消逝,是那样的沉寂,那样的“虚无”。
或许这“无”便是川端先生认为的最大的“有”了。于是在《古都》中,便有了那颇具神性的文字绘成的诗意淡雅的京都风景;有了那渐行渐远的日本传统风情;有了那恬静柔美、纤细善良的少女;还有那无法诉说的美的极致。
一、文字的细致之美
1、紫花地丁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分别在那儿寄生。”“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到:‘上边和下边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
’”
柔弱的生命开出了美丽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的欣喜,然而“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更让人怜惜。让我们也同样疑惑:处于不同境地的生命会否相互认识、相互怜惜?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川端先生用他那纤细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画着:美丽柔弱的千重子走到老枫树下,走进了紫花地丁的生命。于是,眼前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变幻成了千重子和苗子,紫花地丁寄生的命运与孤独的伤感也便成了她们的了。
“老枫树树干上那两株紫花地丁也依稀可见。花朵已经凋谢。上下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大概是千重子和苗子的象征吧?看样子,这两株紫花地丁以前不曾见过面,而今晚上是不是已经相会了呢?”
小小的紫花地丁,终于相见、相识了。千重子和苗子能在御旅所的神前相遇,应是神的悲悯吧。有了生命的相互慰藉,卑微柔弱的生命在淡淡的哀伤中有了些许的希望和温暖。作者便是这样,将人的命运写进了绽放或凋零的花里,也让我们隐隐地想起“在又窄又暗的壶里的出生、鸣叫、产卵,然后死去的”金钟儿。
2、樱花
那绘着樱花的画卷,繁盛中透着凄凉。“连低垂的细长枝梢上,都成簇成簇地开满了红色八重樱,像这样的花丛,与其说是花儿开在树上,不如说是花儿铺满了枝头。”那样的“温柔和丰盈”、“娇媚、润泽”。如此娇艳的花儿在枝头上肆意绽放,仿如年轻的生命美丽而充满活力。当我们沉浸在春的美好时,作者的笔下却并非只有遭遇春天的喜悦和兴奋、美好与幸福。
“池边的红色垂樱倒映在水中,凄美无比。”“千重子走到樱树阴下,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花儿飘落在她的脚边和肩上。”似乎颓败已写进了满眼的繁荣,暮春的脚步已来到了盛开的鲜花之下了。无可挽回的美,如何不让人发出深深的感慨,生出许多的惋惜与失望来。
3、北山杉林
远离烦嚣、诗一般的、自由的北山杉林,传来那“悠长的林声”,“一股泥土的馥郁,草木的薰馨”“扑鼻而来”,让人神往。当千重子走进北山,看见“层层叠叠,漫空茏翠,宛如云层一般”的杉林,倾听“重山叠峦那悠扬的音乐和森林的歌声”时,“千重子的悲伤渐渐减退。”就连冬天,“在千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