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谈《蜀道难》的思想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蜀道难》的思想内容.doc

上传人:kpchsxo281 2021/8/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蜀道难》的思想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蜀道难》的思想内容
关于李白《蜀道难》的主题思想,自宋以来,众说纷纭。据詹瑛《李白诗文系》考订以为此作与《送友人入蜀》、《剑阁赋》是同一主题的同时之作。这种说法固然有可取之处,但联想到李白的政治思想及创作背景,惜其未能将《蜀道难》的思想内容具体概括出来。笔者以为《蜀道难》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大的,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描绘陇蜀沿途风光,赞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众听周知,唐代的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盛唐又将其繁荣推上了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诗人面对着这个强盛王朝,大多都是踌躇满志。有志济世者,其诗歌基调也是昂扬向上的。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鹊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之塞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类诗委实基调高亢,境界宏阔。李白生逢盛世,在诗中自然而然地抒写对自己祖国壮丽河山的褒扬之情。《蜀道难》就是通过对陇蜀一带山光水色的具体描绘,盛赞了祖国河山的雄浑奇峻。从创作动机论,可以说是顺乎常情的事了。
(二)热情地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热切愿望和睥睨自然的无畏精神。
诗歌首先追忆了古时改造蜀国山河的“蚕丛”和“鱼凫”的发家史。含蓄的写出了我们的祖先开发蜀地宝藏,创造新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劳动,***昂扬地赞美了这种创造性的劳动,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紧接着把一个富有幻想色彩的神话传说?g铸在诗篇的艺术形象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类敢于直面天地,俯视自然的主动心态和建设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三)展示了诗人那傲岸不屈的个性、广阔豪壮的襟怀、追求不平凡的创造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怪愧,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蜀道难》一诗虽然从表面来看颇偏重于对自然形象的刻绘,诗人自身的形象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仔细琢磨,不难发现矗立于诗的画卷上的巍峨奇险的山川景物形象极其所显示的宏大气魄,正是诗人傲岸不屈的个性、广阔豪壮的襟怀,追求不平凡的创造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气质的诗意展现。
每一位读者,如果潜心研读《蜀道难》对于自然形象刻绘的诗句后,心中自觉不自觉的会萌生出这样一个念头:蜀道虽然艰险,但在艰险难攀的蜀道上定有那“高寒之杜鹃,空谷之幽兰”式的“非常之观”,只要不遗余力地去奋斗,定然会领略到常人未见的奇彩异色。这就无形中激发了我们去探索宇宙奥秘的高雅情趣。这正是“蜀道难”给予读者的理性启迪。
(四)充分地体现了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着的李白的悲愤和苦闷。
诗人从少年时就有“济苍生”、“安社?I”、“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的理想,这种理想是要使唐帝国在统一、安宁、昌盛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李白怀有这种“辅政”的目的,但他又厌恶当时的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