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然地理学
绪论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理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个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
总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球圈。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1研究各地理要素(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植被 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各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治理方法。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和天体
太阳和太阳系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位置
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位置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意义:①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②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搜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④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变现为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地球的公转
岁差章动和极移
第四节 地理坐标
纬度和纬线
经度和经线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的圈层分化
地球的内部构造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地球的外部构造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
第六节 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海陆分布
海陆起伏曲线
岛屿
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Ⅰ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Ⅱ珊瑚岛:由珊瑚礁构成的岩岛。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①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②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而海岸带成为三相界面。
③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 风化壳 土壤层 各种地貌形态。
④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⑤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分异过程在高空和地球内部也都存在,但分异程度远不及地表强烈。
⑥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第二章地壳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5km。
地壳由沉积岩 花岗岩 玄武岩壳层组成。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化学成分和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 永恒性 方向性 非均速性 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
基本方式: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
构造运动的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 长应力和扭应力三类。
构造变动表现有四类: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槽台说与地洼说
地质力学学说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的类型:①裂隙式喷发②中心式或管状喷发:Ⅰ夏威夷式或宁静式Ⅱ培雷式或爆炸式Ⅲ中间式
地震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地质年代
地壳演化简史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