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寝室心灵守护者发言稿(共4页).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寝室心灵守护者发言稿(共4页).docx

上传人:rsqcpza 2021/8/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寝室心灵守护者发言稿(共4页).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寝室心灵守护者发言稿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渗透,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从面向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逐步转向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团体辅导。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高中生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家园。
  心理活动课堂,体验团队之力
  “我需要四把椅子,四个志愿者,椅子按照PPT上的方式摆放,要求志愿者坐在椅子上,并且要躺在临近同学的腿上,之后我要撤走四把椅子!”心理老师刚说完游戏规则,犹如一枚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班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三个男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决定要试一试,但是还少一个人,这时坐在后排听课的我产生了兴趣,决定试一下。
  游戏开始了,随着心理老师一声令下,另外四名同学一起撤走了四把椅子,可我们四个人仍然挺立着。同学们走上前来,围在四周,一起为我和三名同学呐喊助威,负责计时的同学更是大声喊着时间。我们坚持了123秒,大家都欢呼起来,庆贺这个新纪录。
  这是我们高一一班一堂普通的团体心理训练课,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一切皆有可能”。按照常理,在没有任何支撑物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坚持那么长时间的,然而,通过我们的合作与坚持,我们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的惊喜,体会到相信自我、相信团体的力量。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明显增强。
  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高中生团体心理训练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乐于参与,学有所得;教师寓教于乐,能以心理问题的破解为德育提供支撑;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有效实现“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真正达到服务学生成长的教育目标。这种校本课程活动也得到学生的喜爱,有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每次都会期待心理课的到来,因为每项活动都让我受到启发,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难以忘怀。”
  心理主题班会,倾听心灵之音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心理主题班会有三部曲:第一步由心理教师对班主任进行专业指导,第二步心理教师参与策划班会的心理主题,最后一步由学生自己完成。三部曲都是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开展,抓住各种教育契机,适时开展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主题活动。比如,每年三月是我们的“感恩教育月”,我们会举办“呼吸亲情,感恩母亲”的心理主题班会。应邀参加心理主题班会的母亲们坐在孩子们中间,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母子的心灵更靠近了,校园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让母亲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母亲节,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学生们的心里也涌起了爱的潮水,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那么多爱的见证,我为什么没有去珍惜,母亲呀,您把一生都给了我,我也会用一生回馈您!”
  学校的高中生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各种生动的、有意义的心理游戏,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启迪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和成长内驱力。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