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瞻纵观近年来全球发达国家能源战略, 发展新能源成为全球发达国家能源重要布局。金融危机之后, 新能源产业又成为发达国家摆脱危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 大力推动低碳经济, 已在全球各国达成共识。不同于传统产业,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几乎与全球同时起步, 并在国内外市场强势拉动下, 凭借国内资源和制造成本优势,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迅速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大国。在此过程中, 民营企业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主体, 产业园区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地方政府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府、企业和园区协同作用下, 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部分地方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发展, 不论是政策环境, 还是技术、市场环境, 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产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量日益加强。在新能源产业战略机遇期,不管是已经具备新能源产业基础的地区, 还是即将进入新能源产业的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本地区产业持续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本期《能源产业研究》首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对未来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 本刊还针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特征, 深入剖析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影响因素, 采用抢位发展、本位发展、换位发展和定位发展的“四位一体”方法论, 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献计献策。并建议地方政府和园区需要通过持续强化体系建设、培育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系列保障措施, 保障本地新能源产业顺利落地升级。 2010 年2月 20日《能源产业研究》 200 年第期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目录目录目录 CONTENTS 本期主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瞻 4 第一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十一五”回顾 4 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产业不断升级 4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4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 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促使其逐步走向自由市场 7 政策驱动效果显著,市场初具规模 9 政府高层为产业发展指明目标和方向 9 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新能源刺激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9 产业制度引导产业发展,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启动 11 全球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壮大 12 全球新能源产业不断融合发展 12 中国民营企业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12 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地方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13 国内外市场拉动,培育大批国内龙头企业 1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促进当地产业集聚发展 13 第二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4 产业体系不健全,凸显产业过剩与不足困境 14 产业标准体系缺失导致新能源产业建设相对过剩 14 产业运营体系、创新体系不足导致产能不足 14 国内市场成熟度低,资源保障能力不强 15 市场与产业规模不匹配,产业消化能力不强 15 市场运营风险大,资金和运营主体保障不足 16 政策体系不完善,配套措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16 核心技术依赖国外,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16 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瞻第三章“十二五”新能源产业规划前瞻 17 光伏产业 17 国内光伏市场启动,产业和市场将相互促进 17 独立电站和建筑一体化的并网应用将成为国内光伏市场应用重点 18 技术研发和行业准入将成为未来政策关注焦点 19 风电产业 20 产业面临整合洗牌,竞争日趋激烈 20 并网为主,分布式发电为辅的应用方式将并存 21 大型风机制造技术、风电并网技术将成为技术重点 22 生物质能产业 23 燃料乙醇原料不断升级,因地制宜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23 以项目计划实现应用,有望成为生物质能推广的重要举措 24 国际燃料乙醇竞争同步拉动国内市场发展并加剧产业竞争 24 第四章“十二五”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和保障 25 “十二五”区域新能源发展影响因素 25 面向“十二五”产业规划,打造“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26 抢位发展:抢占先机,率先布置高端产业 26 本位发展:激活存量,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