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3,539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8/11 文件大小:3.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D
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字文和),早年跟随张绣,后来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
(字公达),荀彧之侄,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一,为曹操所倚重。
(字元直),荆州俊杰,谋略不下荀彧,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
(字子远),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因言语张狂被曹操大将许褚所杀。
(字子扬),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曹魏武将
(字元让),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被人称为“盲夏侯”,深受曹操信任,无人能及。
(无字),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人称“古之恶来”。
(字仲康),功劳最大,裸衣斗马超是其亮点,被称为“虎痴”。
(字文远),五子良将之一,早期跟随吕布,后转投曹操,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将,被称为曹五子良将之首。
(字公明),五子良将之一,樊城之战中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字儁乂jùn yì ),五子良将之一,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字妙才),曹氏家族的猛将,是曹操帐下主力军,武艺及带兵打仗出类拔萃。
(字子孝),曹氏家族的第一猛将。
(字子廉),曹氏家族,最早跟随曹操将领之一,忠心耿耿,曾孤身舍命救曹操。
(字文谦),五子良将之一,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字曼成),崇尚学****与高贵儒雅,有长者之风。
(字文则),五子良将之一,后被关羽水淹三军,投降关羽,魏国早期重要将领。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东吴人物
▶东吴缔造者
(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175年—200年,字伯符),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小时候与周瑜关系友好。孙坚死后依附袁术。公元194年率领一支人马去江南,铲平当地地方军队,成为江南最大的豪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尚未出兵,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
(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229年—252年在位。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公元229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东吴文官
(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