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灵敏协调性训练教学设计
单位:新华街第八小学 教师:萧嘉恒
指导思想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建立正确的运动意识,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活动练习中自我探究,合作学习。本次课以标志碟、标志杆等为主要体育学习器材,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
灵敏素质练习、游戏:毛毛虫与小蚂蚁
三、教材分析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空间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标志碟、标志杆虽然是一种简易的体育体育器材,但通过不同的组合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其练习方式多样,练习难度分明,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以后学习足球、篮球等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同形式的训练,也能促进学生踝关节和小腿的肌肉群,从何能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四、学情分析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早、最快的系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动作速度、平衡能力、节奏感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该抓住这一特殊时期,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
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复习简单的协调性步法训练,进行一步学会发展体能的基本方法
2、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心理、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频率快、步伐小、重心低
难点:控制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
七、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的设想如下:
1、使学生了解灵敏素质的锻炼价值。在准备部分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灵敏素质练习的锻炼价值,热身运动用游戏“我说来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用语言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发挥和创造。
3、增强显示的团队意识。在练习过程中,对各个小组进行评分,表现认真积极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课后结束后评选出“优秀小分队”。
八、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5---8分钟
1、课堂常规2分钟。
2、热身活动:“令行静止”6----8分钟。
在教师的带领、引导下完成,体会灵敏素质练习的锻炼意义,为接下来的灵敏素质练习打基础,并达到热身、活动关节的目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集中学生注意力,在热身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动作包括:1、慢跑2、碎步跑3、后踢腿4、摸脚练习5、快速下蹲6、喊数抱团7、快速下蹲等动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反应最慢的学生进行惩罚5个下蹲。
(二)基本部分27--30分钟(灵敏素质练习)
1、灵敏素质练习:
复习:(1)碎步跑过标志碟
(2)双脚连续起跳转身
(3)绕8字跑
(4)碎步开合过标志杆
学习:(1)侧身碎步过标志碟
(2)单脚连续起跳转身
(3)连续绕过标志杆
(4)起跳转身接单脚站立
(5)连续过小跨栏
2、游戏:毛毛虫与小蚂蚁
目的: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提高学生的手脚配合能力
(三)结束部分3分钟(放松练习、集合整队、评价本次课、收还器材)
1、放松练习——柔韧操练习
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放松身体的方法并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让学生在轻松之中结束本次课的教学。
2、集合整队、评价本次课
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自己在本次课中的表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收还器材
九、预计的效果:
(1)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认真参与各个内容的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情感融洽。
(2)预计每一位学生在各组练习中都能有3--4次练习机会,并能学会用运于实际锻炼中。
(3)预计通过游戏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4)预计的练均心率达130--135次/分
十、场地器材:
足球场、标志杆、标志碟、小栏架
协调性训练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
一年级
学习内容
体能训练——协调性练习
课次
2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发展体能的基本方法,合理利用简易器材,进行组合性练习。
2、发展腿部力量及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跳跃能力。
3、促进相互交流、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在游戏中享受跳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安全提示
1、检查学生服装、运动鞋、场地、器材,充分做好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
2、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安全,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推拉人,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