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改革中职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在我们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普遍采用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方式,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这已不合时宜。本文从发展“多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考核,分类评价学生,改革考试内容,拓展考试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改革中职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评价;发展性评价;考试方式
现象一:每到期末,老师们总要对学生进行学期总评,进行着“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这样的计算……
现象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许多学科(如英语、数学)考试合格率不够理想,不合格面较大,为了考试分数呈现较为正常的常态分布,某些老师采取一些途径:如划定考试小范围,增加考试“透明度”,有意在阅卷时提高自己所教学生的成绩,按“合格率”去“确定”学生的分数,等等。
思考:一张试卷能否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一次考试能否体现学生的努力、进步?一行分数能否衡量教育教学的得失高下?
在目前现行的考核中,普遍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的方式,而且考试设计和考试方法多局限于那些能够用纸笔材料加以测评的知识技能,并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和在校的表现。显然,以单纯的书面测验和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评价理念,建立多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适当降低考试在学期总评中所占比例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等八种智力,而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正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也应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这样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发展的人,都是有尊严的人,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因此,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重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克服重视两头、轻视中间的现象。
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时,不要只注重其考试考了多少分,也要关注他对学习是怎样的态度,他有没有进步,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收获,适当增加非智力因素在学期总评中所占比例,对非考试科目,平时表现比重可占到60%,即使是考试科目,也要增加平时表现的比重。
同时,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考证考级,目的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特长)的舞台,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有用的,树立自信,激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