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明确规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
?
老师是教育的先导,什么样的老师决定了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道、解惑、授业者,要完成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教育,要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老师必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了如指掌,了解其来源,挖掘其内容,探究其发展。
?
?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西洋文化强烈冲击着中国的文化市场。在西洋文化倾注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逐渐退位、淡化,西洋节日逐渐上演、盛行。为了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让中国心、民族魂深入人心。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培养的模式,总结(summary)形成节日教育的一般方法,建立具有特色的节日教育内容。②开展节日课题研究,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在节日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家庭与社会的亲情意识、传统美德意识、爱国爱民的思想意识,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递下去。③进一步加强园本课程开发和园所文化建设。
?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党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27条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28条指出:要利用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传统的道德意识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教育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节日文化进行研究,开发并利用好节日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实效,也是对国家教育法规要求的具体落实。
?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
以节日开展的教育内容为载体,研究如何促进幼儿传统节日意识有效形成,研究幼儿园如何成为幼儿了解节日文化的重要渠道,依托课题研究探讨形成的培养方式。
?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研究六个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重点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节日蕴含的节令风俗、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等。
?
六、课题实施过程
?
(一)准备阶段:( 2012年5月~2012年8月)
?
课题核心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就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讨论,初步完成课题设计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了解本园幼儿家长的文化背景、家教方式等相关的资料搜集与分析工作;开展园内老师的培训。
?
(二)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013年12月)
?
①创设适宜的节日文化环境,与幼儿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共融沟通关系;②设计满足幼儿德育发展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
③续培训老师、家长;④断修正完善课题的实践内容、方法;⑤获取相关资料,进行中期汇报。
?
(三)总结(summary)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
①整理课题过程性资料、完成统计分析工作;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summary)论文等;③ 举行课题成果鉴定会,请有关教育专家现场鉴定。
?
七、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summary)法等为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资料,筛选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分析文献,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
?
行动研究法:确定适合幼儿园研究的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创设相应氛围、环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反思与总结(summary)并改进研究工作和教育方法。
?
经验总结(summary)法: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行动研究,不断进行总结(summary)和反思,按照制订计划
——实施行动——反思总结(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