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总结范文1.doc

格式:doc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总结范文1.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总结范文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年度工作总结 2010 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年,“十一五”建设圆满收官, “十二五”规划的新蓝图逐步展开。在这一年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 全心全意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学校建设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一、坚持科学发展, 继续强化内涵建设, 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国家精品课程 2 门,至此,我校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达 13个。新增省级精品课程 11门,省级教学名师 2名、教坛新秀2名。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7个,获得中央及省财政实验室建设资金补助约 1550 万元。 14 个教学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合格认定。 6 个省财政实验室建设专项通过检查并获得优良成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完成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专业、新专业的建设指导,继续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的后期分流工作。加强课程规范化管理,完成学校首轮达标课程的评估验收工作。支持教师编写教材,新增省级重点建设教材 8部。继续完善教学检查、网上评教、教学信息员等质量监控体系,日常教学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首届英语授课竞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完成新一轮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工作。积极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的建设改革。全年获得省新世纪教改课题 7项、省教育规划课题 8项。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新增非直管附属医院 3所,我校非直管附属医院增至 14所。研究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学位点建设获得新的突破。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 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通过省级评审,已提交国务院学位办评审、备案。新增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被列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高校。全年新遴选博导 14 名、科学型硕导 32 名、临床专业学位硕导 10 名,导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被抽检的 2008 年度医学学科和 2009 年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平均成绩(均为 2010 年公布)均列全省高校相关学科第一,研究生论文获得第六届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的唯一特等奖。毕业生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继续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科竞赛再创佳绩。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1项,实现该赛事国家级奖牌零的突破;获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1项、一等奖 4项,总成绩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全国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 1项;全省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一等奖1 项;另获各类省级学科竞赛奖励 40 余项,参赛种类、获奖数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扩展或提升。获 2010 年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 61项。招生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积极落实“阳光招生”政策, 校本部录取本专科生 2750 人,仁济学院录取 1580 人,实现港澳台招生零的突破。录取硕士研究生 800 余人,博士 26 人。本科招生质量稳步提升,理科第一批投档分数线列省属高校第二,文科第一批投档分数线列省属高校第四。中小学校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订单式培养项目稳步推进,启动社区医生定向培养项目。切实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以建立 5191 工作室等举措,积极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建设。学生初次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 ,比上年度提高 个百分点。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深化专业医师、全科医师培训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继续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续承担全省司法鉴定人培养工作。顺利完成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二届课程班教学工作。中国医师协会唇腭裂治疗培训基地落户我校,成为该协会在国内设立的首家唇腭裂治疗培训基地。加快仁济学院规范化建设工作。仁济学院过渡期规范设置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完成洞头校区选址和规划调整等前期工作。(二)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学科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眼视光学以优秀成绩成为第一批省重中之重学科中首个通过验收的学科,将获滚动资助。第二批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与生化药学、外科学等 3 个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进展顺利。新增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等 2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急诊医学等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验收评审。检验医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顺利通过教育部论证,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18个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绩效评估。新增2 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