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 要
随着二十世纪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物跨界问题日益呈
现出多样化和严重化态势。大气污染和酸雨、森林面积减少和土地荒漠化、海洋
与流域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问题,已经逐渐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环境问题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问题之一。全球环
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通、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任何环境污染、资源滥用、
生态破坏的风险压力都可能是跨国界的。由于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缺乏一个
具有中央集权的“超国家”机构,使得跨界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无法实现内部化。
其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尽管半个世纪以来,一方面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制度安
排愈加密集;另一方面,跨界污染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作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与潜力的区域之一,东北亚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饱受跨界污染侵害:酸雨、沙尘天气、流域水污染与海洋污染等成为区
域内各国不得不面对的共同威胁。对于此类污染问题而言,任何国家都既没有能
力、也没有动力来单独解决;因此,如何通过合作治理的方式解决东北亚国家共
同面临的跨界污染问题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热点。然而尽管东北亚各国围绕跨界污
染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但基本停留在会议讨论与情报交流阶段,仍缺乏现实
约束力,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东北亚国家在发展阶段上的异质性特征也进
一步阻碍了合作的效果。
本文立足经济学视角,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
学科研究跨界污染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
在关联,以及跨界污染对区域贸易和福利的影响。在对东北亚区域跨界污染与环
境合作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了区域环境合作的可
行性,探讨了区域国家数量、联盟规模与合作稳定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利用
改进的“贸易—环境”关联机制对区域环境合作中普遍存在的“搭便车”行为进
行治理。通过回顾欧盟、北美和东盟的跨界污染治理和区域环境合作经验,从“利
益关联机制”、“合作体系”与“合作环境”三方面为提升东北亚跨界污染治理能
I
力,促进区域环境合作提供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跨界污染;合作治理
I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n 20th century,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cross-border pol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howing
diversity and serious situati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acid rain, de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ocean and river basin water pollution, reduce biodiversity and
hazardous waste transponder movement and other issues, has been gradually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hich become the core issue that international
concern about.
In another way,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also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ternational
issues. Global environment is a whole ecosystem that interconnected and indivisible.
Therefore, an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isuse of resources, ecological damage risk
pressures is likely to be cross-border. Since public attributes of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