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防 VAP 护理措施 Contents 内容提要 VAP 相关因素 VAP 定义及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及护理前言接受机械通气者发生肺炎的危险性比非机械通气者 3~2倍,每增加机械通气1 d ,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 1%~ 3%。国外报道 VAP 的发病率 9 %~ 69%,病死率为 24 %~76 %。国内报道的 VAP 的发病率 6O %,病死率为 %~ % 重症监护病房 VAP 的发生率高达 %~ % 【1】一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所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在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2】【1】王红梅,王利,刘芳菲, ICU 患者预防 VAP 相关护理操作执行情况【J】,护理学杂志 2011,7 ,26(13) 【2】魏君,改良口腔护理法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哈尔滨医药 2012,32 (1)VAP 定义及诊断标准 VAP :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 48 h 后发生的肺炎。撤机、拔管 48 h 内出现的肺炎,仍属 VAP 【3】。诊断标准【4】: (1) 使用 MV 48 h 以上或撤机拔管 48 h 以内; (2) 胸部 X线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性阴影; (3) 体查肺部可闻及湿性 l罗音;同时具备以下任意 2项: ①血常规白细胞> 1O ×1O。/ L或<4×10。/ L) ②体温 ℃以上; ③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 ④支气管分泌物可找到病原菌。【3】、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中华内科杂志 2013,6 (52)6【4】《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 2014,2 (11)94,5预防 VAP 护理措施海安县人民医院外ICU 黄路路 2014-04 VAP 定义及诊断标准 VAP :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 48 h 后发生的肺炎。撤机、拔管 48 h 内出现的肺炎,仍属 VAP 【3】。诊断标准【4】: (1) 使用 MV 48 h 以上或撤机拔管 48 h 以内; (2) 胸部 X线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性阴影; (3) 体查肺部可闻及湿性 l罗音;同时具备以下任意 2项: ①血常规白细胞> 1O ×1O。/ L或<4×10。/ L) ②体温 ℃以上; ③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 ④支气管分泌物可找到病原菌。【3】、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中华内科杂志 2013,6 (52)6【4】《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 2014,2 (11)94,5 环境因素医疗装置和环境 B B C C A A 医源性因素人工气道建立、气管吸引、呼吸机管路相关因素【5】内源性因素气囊上滞留物、口咽部分泌物及胃液【5】唐欢,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进展,齐鲁护理杂志 2010,6 (4) 与器械相关预防措施与操作相关预防措施集束化方案 VAP 预防及护理【3】与药物相关预防措施VAP 预防及护理--- 与器械相关预防措施 :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应不少于7天但污染时及时更换【6-8 】。积水杯放于低垂位。指南中指出机械通气患者无需定期更换呼吸回路, 当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推荐:机械通气患者无需定期更换呼吸回路(1A) 【6】吴红,孙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0,9 ,45(9) 【7】苍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 2012,10,41 (10) 【8】 (2)VAP 预防及护理--- 与器械相关预防措施 VAP 发生的影响:分为主动湿化方式( HHS )、被动湿化方式(HMEs) 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 HMEs 或含加热导丝的 HHs 作为湿化装置(2B) 【 】推荐:机械通气患者若使用 HMEs ,每 5~7天更换 1次, 当HMEs 受污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1B) 【3】 :细菌过滤器常放置在吸气管路和(或)呼气管路端。放置在吸气管路端可防止呼吸机送出气体内的病原体进入患者气道,放置在呼气管路端可防止患者呼出气中所含病原体污染呼吸机,细菌过滤器使用的缺点是可增加气道阻力和无效腔。建议:机械通气患者不常规使用细菌过滤器(2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