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伤 寒 typhoid fever
整理课件
命名
西医: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并将其从typhus中分离出来。 1873 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坏死。
中医:伤寒意指为寒所伤,包括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
整理课件
重点和难点
1、伤寒的发病机制;难点
2、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3、伤寒的临床分期;
4、伤寒的常见并发症;
5、如何评价伤寒的肥达氏反应;
6、伤寒的治疗原则
整理课件
概述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
热,毒,肿,缓,疹,低
整理课件
一. 病原学
病原体:伤寒杆菌
沙门菌属中的D群,短杆状,为无芽胞,无荚膜,G-杆菌
有鞭毛,能运动。长1~3.5/µm,宽0.5~0.8/µm
培养: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佳。
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
整理课件
伤寒杆菌电镜照片
整理课件
抗原性
三种抗原: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表面“Vi”抗原。
以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与“H”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Vi抗体的效价低,有助于发现伤寒慢性带菌者。
整理课件
抵抗力
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
耐低温
对热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
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整理课件
二.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地区性:世界各地均有伤寒病发生,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因为水源污染而暴发流行,发达国家则以国际旅游感染为主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