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完美的湘西山水画.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完美的湘西山水画.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完美的湘西山水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完美的湘西山水画——谈《边城》与《湘行散记》的内在联系【摘要】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他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沈从文先完成了《湘行散记》,后创作了《边城》,两种文体,形式不同,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关键词】湘行散记边城基础再创造完美山水画提起《边城》,凡对于文学稍有爱好者,无不熟悉。但是要真正理解《边城》,我认为首先应了解湘西,了解《湘行散记》, 要把《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来读。我觉得惟有将《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副完整的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山水画,因为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方面的内在联系。一、《湘行散记》是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是《边城》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 1934 年初,沈从文从北平冒着严寒回乡探母。乘车到达湖南桃源后,即租了一条小船溯流而上,经过十天舟行,回到家乡——湘西凤凰。他根据在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少年时代的记忆,写出了《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沅水两岸秀丽的风光和湘西纯朴的民俗人情。一般说来,湘西大致以沅水流域各县为主体,包括现今的怀化、常德自治州、张家界所辖各县市。沅水源起贵州云雾山,自西南往东北流经湘西武陵和雪峰山脉,于常德汇入洞庭湖。沅水两岸风光秀美,民风纯朴,楚国诗人屈原曾被流放到达此地,并写出了《楚辞》、《桔颂》等不朽篇章。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位于沅水中游,他在凤凰长大,从十六岁开始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沅水流域一带约五六年,这里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20 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 20 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而这种印象正是促使他创作《湘行散记》、《边城》等著作的物质基础。《湘行散记》是以沅水中下游为背景的散文, 因为沅水中下游是构成湘西文化的主体, 所以《湘行散记》可以说是对整个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和感受。沈从文 1934 年初乘船经过的桃源与麻阳一段, 属于沅水的中下游。正如《湘行散记》里所描述的,这里“山峰夹江而峙,虽是冬天仍翠***人”; “河水随地势变化出现落差,形成一个又一个下行容易上行难的急滩”,“而过了急滩,水势就变得平缓,还常常出现静谧的深潭”;有的地方“全河都是大石头, ……石头上全是细草,绿得如翠玉”, 小船“在这左右是石头的河中行走”, 实在让人感到妙不可言。而两岸高矗的吊脚楼和湿润的石板街更是令人感到亲切和神奇。所以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把更多的笔墨倾在了生活在吊脚楼、石板街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与吊脚楼、石板街息息相关的水手、商人和士兵。在《湘行散记》里,那些有了酒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的船夫,那些情意绵绵住在吊脚楼里敢爱敢恨的女人,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士兵,乃至于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组成了沅水两岸真实而特有的人文景象。有关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故事,是那么平常,那么真实, 那么撼人心魄。譬如辰河水手, 弄起船来,“遇应当下水时, 便即刻跳下水中去, 遇应当到滩上爬行时, 也毫不推辞的即刻前去”, 船泊岸后, 也会上岸去找自己的相好, 但他们比起“风雅人”却洒脱得多, 也道德得多, 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从来不掩饰、不做做, 一切总是那么顺乎自然、顺乎命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