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医-手部点穴防治足跟痛.docx

格式:docx   大小:1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手部点穴防治足跟痛.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8/19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手部点穴防治足跟痛.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部点穴防治足跟痛
 
   
 
 
 
 
 
 
 
     
 
 
 
 
 
  现在患有足跟痛的患者并不少见,其主要病因是由于站立时间太久,走路太多,体重过重或局部挫伤等,这样会造成足底深筋膜过度疲劳,促使足底纤维脂肪垫变薄,容易受伤而引起发炎,其中有些患者,由于跟骨结节退变钙化而形成骨刺,亦可导致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而形成足跟痛。现代医学认为,足跟痛常与足底筋膜炎和跟骨骨刺等有关。此病常见于女性、肥胖者及中、老年人,而女性中,尤其是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发病率比男性更高。
  中医认为,肝有主管藏血、主管宗筋的生理功能。筋即筋膜,它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软组织。肝之所以能够主管宗筋,是因为全身的筋膜都需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若肝血不足,则血不养筋;肾有主管藏精,主管骨骼和生髓的生理功能。肾气足,则肾精充盈,精足则血旺,而精与血又可以互相生化,骨髓生化有源,则骨骼强壮。若肾气虚,则骨也弱。所以说,肝、肾之气亏虚,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而外伤劳损或寒湿入络,则是足跟痛之外在因素。 笔者采用手部点穴方法,以激发、调理肝、肾之经气,疏经活络,用于防治足跟痛,收效颇佳。
【典型病例】
  案例一 金君,女,55岁,退休教师,安徽。
  2005年7月25日初诊 体型娇小,自述平时自己并不穿高跟鞋,但患足跟痛已多年,走路时,足跟形同针刺,久治未效。经手部点穴之后足跟痛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案例二 赵君,男,34岁,公司经理,上海。
  2014年10月2日初诊 体型中等,自述右足跟痛,走路颇感疼痛。经手部点穴后足跟痛消失。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案例三 L君,女,61岁,利沃夫,乌克兰。
  2015年12月12日初诊 体型略胖,自述患有足跟痛,走路感到困难,在乌克兰治而未效。经手部点穴后足跟痛消失,满心喜悦,再三感谢。一年后随访,情况良好。
【具体方法】
  在双手分别选取以下穴位。
  合谷 别名虎口。合谷穴系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是人体中多气多血之经脉,而该穴为全身镇痛之要穴,具有理气止痛之功效等。其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在第二掌骨靠近拇指侧之中点取穴。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
  大陵 大陵系手厥阴心包经之输穴、原穴。输穴主治身体关节痛等功效。其位置,在腕横纹正中取穴。
  足跟穴 足跟穴系新穴。具有调理足跟痛之功效。其位置,在手掌部心包经大陵穴与心包经劳宫穴连线,近腕横纹1/4处取穴。
  肝穴 肝穴系全息反应对应穴。具有补益肝气之功效。其位置,在无名指第一、二指骨关节之间横纹中取穴。
  肾穴 肾穴系全息反应对应穴。具有补益肾气之功效。其位置,在小指第二、三指骨关节之间横纹中取穴。
  足穴 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