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虎门销烟》说课稿
D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等词语……等等,但另一方面,我更加注重教学时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的熏陶,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耻辱,了解一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如此地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简单认识一下毒品的危害。所以,在全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主要是以“读”为主,讲读结合,结合录象片段,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能在这个情景中体会到那种中国人的自豪,从而达到以看促感、从读中悟的效果。最后,再将学生的思想感情从对林则徐的敬佩提升到对祖国的热爱。此外,还可以借此让学生简单认识一下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绝毒品的意识。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爱国官员林则徐顺应民心,实行禁烟,真是大快人心啊,大家还记得,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日子吗?(值得纪念的日子)
为什么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呢?( “伟大壮举” )
为什么说这是一伟大壮举呢,它的“壮“表现在哪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并找出那些自然段是具体描写虎门销烟的“壮”字的?
(2~5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2)指导朗读。
(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在老百姓们的期待下,虎门销烟开始了。第几段写了虎门销烟的过程啊?
(第三自然段)
(2)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销烟是分几个步骤进行的。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3)从哪里可以看出销烟步骤的先后顺序?( “先……再……然后……”)
(4)大家能看着黑板上板出的销烟步骤,通过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把销烟的过程跟大家说说。(学生按要求复述)
(5)用“先……再……然后……”造句。
(6)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虎门硝烟真是轰轰烈烈,真不失为一“伟大壮举”啊!这么多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虎门销烟片段,师配朗诵第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