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
2、 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3、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 式: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 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 货币流通规律一一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
比
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 数
5、 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 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 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 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一一铸币)一一纸币一一电子货币
二、 信用工具和外汇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 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 常用的信用工具一一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 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 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 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 于出口。反之,相反。
5、 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 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岀 去
(2)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 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三、 影响价格的因素
1、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 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一一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一一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 格成正比)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 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