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中国营养改善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营养改善计划.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24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营养改善计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篇一: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前言
(一)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 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 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 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 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 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 足检出率为**%-**%,生长退缓检出率平均为**%,个别贫困地区高达**%以上,即 全国约有2***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 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 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 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 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 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 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要不断增
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 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和**.*%,而肉、蛋、 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 **.*%、**%、**%和**.*%,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 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 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 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 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进 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 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 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 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 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 总目标。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供 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的食物不足,降低热能一蛋白质营养不良的 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 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 病。
(五) 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 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 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 提高4-6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
位达到**%。
4、 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
5、 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 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 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 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农产品名称产量(百万吨)粮食(含 大豆)490- 90-110蔬菜260水果62
9、 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提高到**%。
10、 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 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 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 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 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现消费量,特别是婴 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 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 评估。
(八) 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 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