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诗铸鼎
以诗铸鼎
傅杰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08 版) 刘福君继《诗意毛泽东》之后,又推出讴歌共和国十大元帅的长诗《帅》。在躁动的当下诗坛,诗人刘福君为何能够稳住诗笔,在他理想的诗歌国度里放纵情志抒怀达意?而他的这个选题又是我们平常不敢妄加涉猎的人与事,他却成功了,究其原因,无非出自一个诗人的责任与良知。当我看到:一代军魂/铁骨铮铮/一代战神/儿女情长/为了化剑为犁/你亮剑一生/我以诗化剑为你铸鼎(《帅·刘伯承》),尽管这是抒写刘伯承元帅的篇章,我却把它视为诗人在以诗化剑为共和国的元老们铸鼎。
打开中华民族史书,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就像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废了大清朝的国防,人民得不到保护并受尽屈辱,东亚病夫已经不仅是人的生理上的诠释,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种群的精神上的真实写照。江河沦陷,国防凋敝,民生积困,三座大山的重压使国人丧失拼争的自信。谁能救人民脱离水火?历史庄严地告诉我们,惟有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军队。随着南昌城一声枪响/你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在南昌用鲜血/染成一面军旗/写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开篇(《帅·贺龙》)。新中国的诞生就是那些老革命家用生命蘸着火与血抒写而成,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得益于他们的献身精神,而他们的献身精神又来自于他们的崇高信仰。诗人讴歌共和国十大元帅正是基于对历史的反刍,品咂并不如烟的战争往事,因此,这组诗也就不仅仅是唱唱颂歌作为纪念而已了。它的背后是不可回避的诸多现实,比如拒绝崇高,比如信仰缺失让人尤其年轻人普遍感到人生的迷茫与困惑,比如因价值观的混乱致使有人否定中国革命史等或大或小的声音和现象都在诗人的思绪里回旋盘绕,以待日光月华,以诗化剑铸鼎。这个鼎有着沉重的意象包含,对革命者而言,它是灵与肉的结合体,是留给瞻仰与祭奠者的巨大磁场,凝聚着迷途者,引领着后来人。在诗人的想象里,这个鼎不仅具有钟的外形,还能发出很有质感的声音,让听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开启心智,胸怀伟大理想。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所以,这个鼎也是一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