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 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 面积 万平方公里, 2007 年末总人口为 284 2 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 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 2009 — 2020 年。第一章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发展现状(一) 经济稳步增长。 2000 年至 2007 年, 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 , 2007 年达到 3765 亿元,占西北地区的 %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5% , 2007 年达到 189 亿元,占西北地区的 %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 2000 美元,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00 年至 2007 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511 亿元, 年均增长 % , 相继建成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区域综合交通设施日趋完善, 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2007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1271 亿元,占西北地区的 % 。商贸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7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 2000 年翻了一番。第二节发展优势战略区位重要。经济区处于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 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科教实力雄厚。拥有 80 多所高等院校、 100 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 100 多万科技人才, 2007 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 ,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工业基础良好。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 21 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5 个和大学科技园区 3 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文化积淀深厚。该区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著名的丝绸之路源头和羲皇故里,也是 13 个王朝古都所在地,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城镇带初步形成。西安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区域内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7 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 43% 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第三节发展机遇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经济区的软硬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必将为经济区跨越式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机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经济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有利于吸引海内外投资等各类要素在此集聚和重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 产业转移动力日趋增强。经济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加快构建创新型社会机遇。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 为经济区加强科技资源整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机遇。经济区科教、人才资源富集,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重要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具有成为创新型发展区域的有利条件。第四节面临挑战当前,经济区总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