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医中药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中药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docx

上传人:临近再说 2021/8/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中药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中医中药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94-01
小儿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主要以全身显著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胆固醇增高、低蛋白血症为临床特点。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难愈。此病在中医属水肿范畴,水肿形成是由肺脾肾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在西医治疗中还主要是以激素为首选治疗方案,尤其是难治性肾病,更需要激素冲击疗法,或选用环磷酰***冲击疗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因大量或较长时间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儿肌体抵抗力降低,引起本病的反复发作并产生其他的副作用,而使得很多家庭难以接受。近几年来我们对单纯西药疗效不满意、激素无效或拒绝使用环磷酰***治疗的肾病患儿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共计63例,男38例,女25例;,最大8岁;在接受中医治疗时病程都在20~45 d以上,尿蛋白反复在++~++++;其中单纯性肾病39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8例,紫癜型肾炎性肾病11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5例;都有激素治疗史,其中激素敏感型45例、不敏感型15例、无效3例。有的患者激素减量尿蛋白加重,或在单纯西医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加重,如尿蛋白反复出现或时常感冒而诱发本病反复发作而难愈。

治疗过程
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或是激素不敏感甚至无效的病例中,加用中药治疗。中医根据患儿的水肿、血压、尿蛋白、舌苔、脉象等不同的病症特点,早就认识到本病主要是肺脾肾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肺为水之上源,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气不宣,气机壅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形成水肿,可伴咳嗽气喘;脾虚不运,或湿困中焦,水湿不循水道而泛溢,出现水肿,可伴倦怠、纳少、便溏;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开合不利,小便短少水肿,肾之精微外漏,尿中出现大量蛋白。本病可累及多个脏腑,导致阴阳气血失调,复杂多变,但主要在脾肾二脏,多属正虚邪实。应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治疗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水湿停聚本病水肿期,水湿溢于肌肤,全身水肿明显,尤其是激素不敏感或激素无效者,少尿,血压偏高,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数。
治则:补气健脾,利尿消肿。
方药:防己黄芪五皮饮加减,黄芪、防己、大腹皮、陈皮、姜皮、茯苓皮、桑白皮、白茅根、益母草(药量根据患儿年龄及病症而定,以下类同)。尿蛋白明显者,加山药,黄芪、防己量要大些;尿少或无尿者,加车前子;有肉眼血尿者,加旱莲草;便溏量多者,加车前子、山药;血压高者,加石决明、菊花。

水湿渐退 本病缓解期,水肿渐消,尿蛋白在++~++++,纳差、口淡无味,行倦体乏,胸脘满闷,面色少华,尿浊或多沫,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健脾益肾,淡渗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山药、黄芪、枸杞、薏苡仁、陈皮、桔梗、砂仁、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