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0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8/31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王阳明其人
第2页/共24页
(一)处于何世
明代伦理道德的特点:1. 追求享受,崇尚奢华;2. ***成风;3. 士人投靠权贵,结党营私;4. 拜金主义盛行。(《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张锡勤 等)
朱元璋其言其行:“朕自开国以来,凡官多用老成。既用之后,不期皆系老奸巨猾,造罪无厌。 ”强力反腐。
王阳明的批判:“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以成性,几千年矣!”(《答顾东桥书》)
第3页/共24页
(二)是个何人
、宗儒而学杂
“何谓第一等事”?“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
2. ***后的经历
(1)反刘谨而获罪
(2)处蛮夷而悟道
(3)再出山而立功(略)
第4页/共24页
(三)有何经历:反刘瑾而获罪
刘瑾其人:
贪腐的宦官(《亚洲华尔街日报》:“千年最富50人中国6人上榜”:根据赵翼《廿二史札记》,刘瑾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他珍宝无算。……按照米价折算,。 )
反刘瑾者的下场:
监察御史蒋钦向皇帝举报:……昨天(1507年2月19日 ) ,刘瑾向天下三司官员索贿,每人1000两银子,甚至有要到5000两的。不给则贬斥,给了则提拔。全国都感到寒心,惟独陛下把他放在身边使用。这是不知道左右有贼,把贼当成心腹了……请立刻杀刘瑾以谢天下,然后杀臣以谢刘瑾……
有的贬,有的死,有的杖责。
王阳明挺身而出,受刑并流放。
第5页/共24页
(三)有何经历:处蛮夷而悟道
一是因为有了充裕的独处、深刻反思时间和空间
(历史上很多优秀人物深刻思想的重要条件);
二是有了思考参悟的重要体验
(满朝文武皆饱读诗书,却在大是大非面前畏葸不前;但山野百姓并无半点文墨。为何往往有正义感。为什么?诗书是否能读出知识来,却不一定读出良知来;具有了知识却未必会有信仰;百姓不通文墨却能恪守“良心”,知“良心”就能具“良行”,而很多士大夫则反是。“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
第6页/共24页
二、王阳明其学
第7页/共24页
心学的要点
一、心外无理(心即理)
二、知行合一
三、致良知
第8页/共24页
(一)心外无理(物) “心即理”
(徐)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第9页/共24页
(二)知行合一
(徐)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第10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