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1
文档名称:

高中物理十大难点突破(全).doc

格式:doc   页数:1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物理十大难点突破(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物理十大难点突破(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十大难点突破目录难点之一:物体受力分析…………………………………………………………… 1 难点之二:传送带问题………………………………………………………………难点之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难点之四:卫星问题分析……………………………………………………………难点之五:功与能……………………………………………………………………. 难点之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难点之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难点之八: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难点之九: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难点之十:电学实验………………………………………………. …………………难点之一物体受力分析一、难点形成原因: 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分析时,这种相互作用只能凭着各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要求,再加上抽象的思维想象去画,不想实物那么明显,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多****惯于直观形象,缺乏抽象的逻辑思惟,所以形成了难点。 2 、有些力的方向比较好判断,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但有些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如: 弹力、摩擦力等, 虽然发生在接触处, 但在接触的地方是否存在、方向如何却难以把握。 3 、受力分析时除了将各力的产生要求、方向的判断方法熟练掌握外,同时还要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联系, 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不全, 导致综合分析能力下降,影响了受力分析准确性和全面性。 4、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难点。教学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要求过高, 想一步到位, 例如: 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一些受力个数多、且又难以分析的物体的受力情况等。这样势必在学生心理上会形成障碍。二、难点突破策略: 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 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受到周围其它物体的作用。为了保证分析结果正确,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难点。 1. 受力分析的方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 2. 受力分析的依据: 各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及各力方向的特点 3. 受力分析的步骤: 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 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2 )按顺序画力 a .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b .次画已知力 c. 再画接触力—( 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 整体法隔离法概念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问题分析整体周围其他物体对整体的作用。而不画整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它受到周围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则再画出摩擦力。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d .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3) 验证: a .每一个力都应找到对应的施力物体 b. 受的力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应。说明: (1)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2) 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3 )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 防止“漏力”和“添力”。(4 )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5) 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6) 分析物体受力时, 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 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 ,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 4. 受力分析的辅助手段(1 )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有加速度时) (3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 常见的错误及防范的办法: (1) 多画力。 a. 研究对象不明,错将其他物体受到的力画入。 b. 虚构力,将不存在的力画入。 c. 将合力和分力重复画入。要防止多画力。第一, 彻底隔离研究对象。第二, 每画一个力要心中默念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 少画力。少画力往往是由受力分析过程混乱所致,因此 a. 要严格按顺序分析。 b. 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所有接触点都要分析到。(3) 错画力。即把力的方向画错。防范办法是要按规律作三、分类例析 1 .弹力有、无的判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