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拟崛台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拟幌台记
曾巩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幌 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舰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 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阂廓,怪奇可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 然而雨票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浦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 璧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槛,覆以高蓦,因而为台,以 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浪波汹 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皆出乎履舄之 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岩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陆,虎豹居而龙蛇 走,与夫荒蹊丛落,树阴瞳暖,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若 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晌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 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 得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腾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 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枪鼓之 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主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 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其成之 年月日,嘉祐二年之九月九日也。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而雨票潦毁票:毁坏
盖藏弃委于榛丛浦草之间委:废弃
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客土:好的土壤
发其亢爽亢爽:地势高旷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幌台也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①以脱埃氛,绝烦嚣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①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①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②客从外来,与座谈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山之苍颜秀壁,巅岩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4分)
译文:
(2) 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4分)
译文:
(3) 晏然不知相鼓之警,发召之役也。(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C别的地方的土
A助词,肯定语气(B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C①连词,表转折, 可是②连词,表假设,如果D①连词,和②介词,和)
译文:
(1) 山峦的苍翠,岩壁的秀美,顶峰的挺拔,裹挟着光影而迫近天上的星辰。
(“拔” 1分,“景” 1分,“薄” #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 源网end#l分,语意通顺1分)
(2)
来往行人时隐时现又断断续续,都在人们端坐拟舰台时扑入眼帘。(“行 旅” 1分,“见” 1分,“衽席” 1分,语意通顺1分)
(3) 太太平平,不知道军事(或“击鼓”)警报,应征去作战的事。(“晏然”
1分,“枪鼓” 1分,“发召” 1分,语意通顺1分)
附《拟幌台记》参考译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在治理抚州的第二年,在靠城的东角修筑一座高台, 供人游览,并给它取名叫拟舰台,意思是说那儿山峦溪水的形态,可以同舰山相 比拟。裴君多次和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