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 时 备 课
课题 12荷花 课型 新授 课时 12-1
教
材 解 读
课标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教材分析:《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 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知识要点: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 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 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 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 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 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 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教学重 点用★标 注,教学难 点用▲标 注)
★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 美、感受美的能力。隐性:训练观察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培养美好情操。
★学习“翩、骨”等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 等词语的意思。
▲能用拟人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话。
差异目标
关注
全班学生1、学会“蓬、翩”等10个生字。A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的意思,B类学生:学会方法。C类学生:同伴互助学会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站 凸 - 护 设计意图 智慧关怀
教 子 过程 说明 策略
猜谜语
瓣儿弯弯像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中秋时节到万家。
(菊花)
冰天雪地它开花,五颜六色枝上挂。一身傲骨迎风雪,花香袭人满迎洒。
(梅花)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荷花)
一、 激趣导入。
每一种花都有它独特的芬芳和与众不同的美丽,人们常常把荷花当作美 的化身,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在观察过荷花之后,把他的发现和感受写 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板书:《荷花》一起美 美地把课题读一读。
二、 扎扎实实学生字:
1、课前大家预习了吗,生字词都会读了吗?那么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出 示句子)在这两组句子中有不少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自己读一读这两句 话。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1) 学生自由句子
(2) 出示:花瓣儿 花骨朵儿
指名读
师:这两个词都是儿化音,骨是三声,朵也是三声,当两个读三声的字, 就互相谦让,骨字就只读成骨。
指名读
(3)岀示:莲蓬衣裳
读读这两组词在读音上发现了什么?指名读
莲蓬的蓬字读二声,当把这个字放在词语中,就读作轻声。
衣裳的裳字放在词语中也读轻声
学生练习,指名读。
从生活实际入 手,让孩子有具 体的表象学习 新课。
了解学生预习 情况
重点关注学 困生对生字 读音的掌握 情况。
(4) 关注了句子中读儿化和轻声的词语,相信一定会将句子读正确,读 流利。
指两名同学读句子
(5) 在这两个句子中还有两个新的生字朋友
出示:蓬蹈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评价、范写。
蓬:蓬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是一个逢字。上面 的草字头的横画要写得比较长,盖住下面的部分,下面的逢字的三笔横 之间的距离均匀分布,中间一横短一些。走之底写在草字头下面,捺要 写的舒展。
蹈:跳舞时脚在动,左边是足字旁,手也在比划,右边的上面是爪子头, 逐注意下面臼的笔顺是现左边,写右边,范写。
请同学们自己描一个,写一个。
学生书写这两个字,教师巡视评价。
三、课文赏析
1、 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板书:美)
2、 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2段)
3、 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2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