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山中访友.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中访友.docx

上传人:rsqcpza 2021/9/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中访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中访友》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山中访友》
课时:第一、二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评价任务二:能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评价任务三: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运用课文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8个生字,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 全班交流等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读准8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活动二
1.ppt课件出示“静谧、瀑布、小巷、俯身、邀请”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写后,同桌互改,纠正。(完成目标一)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活动一
1. 听录音体会作者那童话般的世界。思考: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画出拜访的朋友
环节三
品读课文
领悟情感
活动一
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