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西南三江南段南美河锑矿床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浅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南三江南段南美河锑矿床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浅议.docx

上传人:1354793**** 2021/9/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南三江南段南美河锑矿床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浅议.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西南三江南段南美河锑矿床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浅议
[摘要]南美河矿床位于临沧弧地体中南段,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新近发现的一个小型锑矿床。本文首次对南美河锑矿床的基础地质、控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矿区探矿工程情况,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赋存于花岗岩体内部,受断层控制的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锑矿床"。矿体的展布严格受到近EW向剪切断裂控制,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褪色化、云英岩化(绢白云母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阳起石-透闪石化、蛇纹石化等,它们大多数都与矿化有关,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找矿标志。
[关键词]三江地区 南美河锑矿床 热液蚀变 控矿规律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O74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0-2
低温热液型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域中一类重要的矿床,受到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刘增乾等,1993;潘桂棠等,2003;李文昌等,2010)。三江低温热液矿床,主要分布于兰坪-思茅地块和保山地块,以Pb-Zn-Ag-Hg的成矿作用为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并且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Hou et al., 2007;邓军等,2010,2011)。然而,对其他区域,如临沧弧地体内的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程度则相对较低。临沧弧地体中新近发现了一系列小型锑矿床,如南美河地区的锑矿床等。本文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对南美河地区的锑矿床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丰富了该区域锑矿床研究资料,为西南三江成矿带锑矿床进一步找矿方向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背景
南美河地区的锑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之临沧-勐海褶皱束中段,临沧-忙糯中凸起南部(刘增乾等,1993),东临澜沧江深大断裂,隶属于澜沧江多金属成矿带南段西侧Sb-Pb-Zn成矿区(李文昌等,2010)。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由元古界(Pt)混合岩、混合岩化变粒岩、片麻岩夹少量片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以北东向组最为发育,形成时间早,规模大,多为逆断层;其次为东西向及北西向糜棱岩化断裂组,组合形态上表现出北东、北西向两组共轭剪切断裂相互配套的断裂系统。(云南省地矿局,1990)。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广布,主要发育三叠纪后碰撞巨型“临沧花岗岩基”及其东侧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30-219 Ma(., Hennig et al., 2009; Dong et al., 2012)和231-210 Ma(Peng et al., 2006; Wang et al., 2010)。
2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大勐龙群二段第二岩性段(Ptdm2-2)、大勐龙群二段第一岩性段(Ptdm2-1)和第四系(Q),从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南部南美河、纳米河河谷及阶地,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主要为冲洪积相砂砾层,由大转块、巨砾、漂砾、砂砾组成,其分选性、磨圆度都差,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0~5m。
(2)元古界大勐龙群二段第二岩性段(Ptdm2-2):分布于矿区中部,呈近南北向纵贯整个矿区,但在南美河河谷地区,被南美河谷冲洪积层所掩盖,约占矿区总面积的30%。其岩性主要为:上部黑云变粒岩、石英片岩、千枚岩,下部花岗片麻岩、硅化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与下伏大勐龙群二段第一岩性段地层呈整合接触,未见顶,。

矿区断层发育,主干断层为NNE向组和NE向组,控矿断层为近EW向组,NNE向组和NE向组形成最早,也最为发育,相对活动时间长,近EW向组形成时间相对较晚,而后期切断矿体的破坏性的断层则少见。矿区褶皱不甚发育,属于区域昌宁―澜沧复背斜的核部偏东翼部位,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地层(片麻理)倾向一般为280~300°,倾角45~62°。

临沧―忙糯中凸起构造单元内主要发育混合花岗岩(γm51),集中分布于澜沧江断裂以西的广大地区,呈南北向带状分布,面积近200km2,属于临沧花岗岩基的组成部分。此外,矿区还分布有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花岗岩、混合岩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γm51);在南赛河南侧出露少量含锡云英岩与含锡石英脉。

3矿床地质
矿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