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互联网 教育”还是“教育 互联网”?.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互联网 教育”还是“教育 互联网”?.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9/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互联网 教育”还是“教育 互联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
2016-04-21  储朝晖 
2015年中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约2400-2500家,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这些在线教育企业同蘑菇那样速生,也如同烟云那样很快消散,其原因当然有多种,但其共性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教育,采取了外科手术式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互联网并没有真正加到教育深层——
3月底,,人们在感到互联网的巨大力量的同时,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如何与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已有的学校、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如何应对互联网也成为决定其自身未来状态的转换关键:选择得当就会给自身开辟宽广道路,选择不当就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在“互联网+”的涌动中,教育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加数,于是有了“互联网+教育”一词的流行。与此同时,有人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相对于教育的特质和互联网的特征,“教育+互联网”的提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更有利于在线教育实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深刻、理性、健全地促进教育与互联网结合,更有利于教育当事人或社会成员利用教育和互联网服务来更好成长发展。1“互联网+教育”靠谱吗?“互联网+”的兴起,最初集中在经济学领域,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业”到“互联网+智慧”,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这一期间它的使用是相对得体的。  
后来“互联网+”的说法几乎被不加区分地运用于任何对象,成为万能的词语添加剂,应该说就有问题了。仅教育领域内,除了“互联网+教育”,还有人开始使用“互联网+早期教育”“互联网+职业教育”等等,以及“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学校管理”“互联网+教育评价”“互联网+教学”……这些过于随意的表达显然不够严谨,也很难有确定性和确切的内涵,需要依据语言实践的真实需要和汉语的规则加以规范。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使用“互联网+”,一次使用“+互联网”,说明根据实际选择使用哪种组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就以教育而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经历过多次重大的环境、工具的变革,每一次新工具的发明对人类发展都是影响巨大且关键性的,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而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或专业,它的连续性始终保持着,而且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外在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如同给一株千年古树施肥,依据树的性能、需求和机理去施肥,就能让它枯木逢春,这就是“教育+互联网”理路;以相反的方式,“互联网+教育”,以一张网的方式把这株古树罩住,或用堆土的方式把它掩埋,就可能把它闷死,或是罩住或掩埋了很长时间,两者之间也未发生实质性关系。互联网这一新工具的影响只是比历次更为迅速普及,作为一种工具来说与前几次没有本质的差异。  
教育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和主体的,不同于经济和其他以物为对象的领域,在工业、商业等其他领域或可以用“互联网+”,运用到教育领域时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教育”“教育+互联网”等值吗?有人或许认为依据加法的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进而得出结论:“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是等值的。但是,由于这里相加的不是两个数,而是两个有社会实际存在的实体体系,位次排列不同导致的效果差距其实很大。  选择“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