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资料.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6/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管理规定液化石油气气站工程竣工后, 施工单位必须交付完整的竣工和设备资料,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液化石油气站投产前应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 a. 设备的操作规程; b.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 交接班制; d. 安全防火制; e. 巡回检查制; f. 设备运行记录; g. 设备的技术检验和维修制度; h. 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石油气站应配齐熟悉液化石油气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液化石油气站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压力容器注册登记手续。 贮灌上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加强对各类阀门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工作,保证阀门严密。 残液必须密闭回收,严禁任意排放,罐区排水口处应设置水封井。 储罐应定期排水和排污,排放设施应有防冻和安全措施。检修时, 罐内余气或置换气的排放,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清除的污泥物应妥善处理,不得任意倾倒。 液化石油气贮罐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喷淋降温或其他降温隔热设施,并加强定期检查和维修,随时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液化石油气站的事故紧急放空管线直接与火炬相连通,火炬应设置可靠的点火设施。 除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 以下简称槽车)外, 其他机动车辆一律不准进入贮罐装区。进入贮罐区的机动车, 排气管出口必须装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 5km/h 。 设在地面上的贮罐、设备和管道应按有关的规定, 采取可靠的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 其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4欧。防感应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防静电接地电阻小于 10 欧。 操作和维修应采用防爆工具, 动火作业按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规定执行。 液化气站内消防水源应可靠, 能确保事故状态断电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消防水量的充分供应,消防系统应能随时投入正常使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总控制水阀应设置在罐区以外的安全地区。 液化气站消防器材配置应符合 GBJ 140 规定, 各种消防用品和器材专人负责,每季检查一次。 液化气站内人员,应懂得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和消防知识,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特性和紧急事故状态的处置方法。 液化气站应设专职门卫, 设立醒目的“严禁烟火”警示标志, 站内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严禁携带火种、电器和穿钉子鞋出入站区。 2. 槽车卸车 槽罐车进站后,必须有专人在卸车装前对槽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槽车应停靠在指定位置,手闸制动,并熄灭发动机。 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作业前应接好接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 卸车作业时,操作人员和槽车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不得随意起动车辆。 槽车卸液后,罐内应留有 MPa 以上的剩余压力。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作妥善处理: a. 雷击天气; b. 附近发生火灾; c. 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 d. 液压异常; e. 其他不安全因素。 3 液化石油气贮罐的定期检验 贮罐的定期检验液化石油气贮罐的定期检验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执行。液化石油气站进出管理制度 1. 非本站工作人员,未经批准禁止进入气化站。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站区的, 须经液化气站负责人批准, 并由本站工作人员陪同, 经登记后方可进入。 2. 进入站区的工作人员、来访人员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及严禁穿着化纤衣服及带钉鞋进入站区。进入站区工作人员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3. 酒后人员及未成年人严禁进入站区, 经批准进入站区的非工作人员,应服从站内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 4. 槽罐车进入站区, 必须配装可靠地防火帽和配备灭火器等有关消防器材, 经值班员检查合格方能进入, 其他机动车辆未经批准一律不能进入站区。 5.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认真做好对进出站人员和车辆的检查登记工作, 如实记录液化石油气站进出检查登记内容, 不得擅离职守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宜。液化气站进出检查登记表姓名单位车牌号安全设施事由批准人扣留火种进站时间出站时间液化气站站区巡回检查制度 1. 为加强本站安全生产的管理, 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特制定气站区域巡查制度。 2. 巡回检查分为单位值班领导组织的每日安全巡查和站区值班人员对本岗位的操作巡查。液化气站实行当班值班领导轮班制, 每日应有一名领导负责做好当日的安全巡查工作。 3. 值班领导每天应了解站内设备、工艺管道的运行状况; 操作人员履行岗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