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假期教师读书心得(9篇)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5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假期教师读书心得(9篇)范文.docx

上传人:标准技术文档 2021/9/9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假期教师读书心得(9篇)范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假期教师读书心得(9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假期教师读书心得 第一篇: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 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 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从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 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 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 多发现他们的优点, 及时地给予表扬, 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 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 精神的支柱, 由此导致消沉。反之, 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 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 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 走进孩子内心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 不仅在思想上、学****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 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 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 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活和想法, 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 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 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 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 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 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运动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因此,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 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 舞台的心应该是学生, 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 看了这本书, 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 要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假期教师读书心得 第二篇:
走亲访友, 短途旅行, 避暑纳凉暑假里的每一天就在欢欢喜喜、充充实实的高温天气悄然度过。眼看着假期一天天接近尾声, 心里不由得暗生焦急之情《教育的心理效应》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原处。终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 忙不迭地翻看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照本书说来, 大概可以称为最后通牒效应吧。
本以为心理学之类的书很枯燥, 都是些抽象的专有名词和概念, 没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经典实验、故事及问题情境, 唤起了我阅读正文的兴趣。看此书, 就像在听一位哲人娓娓道来, 书教育活动的心理效应和规律阐释得如此清晰明了, 连我这种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读懂了其的道理, 受到了些许启发。那些案例似曾相识, 几乎都发生在我们的教育活动, 而很多效应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不过, 冠之以头脑风暴效应、南风效应、蝴蝶效应等专业名词, 我们的教育活动似乎也凸显出它的深度和价值来了。
读到书真实的谎言一文, 我不禁对书的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 让上了名单的后进生在8个月后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在心理学上, 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 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在教育也屡见不鲜。
我班上有个姓马的男孩子, 年龄偏小, 贪玩好动, 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成绩在班上差不多稳居倒数第一, 孩子们嫌弃他, 不愿和他玩, 常常喊他大笨蛋。为了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想法, 为了使马同学重拾自信心, 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些许进步, 我努力让马同学感受到我对他的期望。一年级期末评语栏内, 我这样给他写道:大凡后来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 小时候大都是调皮又聪明的, ,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会越来越棒在课堂内外, 相比其他孩子, 我更关注马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