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文档名称:

养生,首先养阳气.doc

格式:doc   大小:5,175KB   页数:9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生,首先养阳气.doc

上传人:莫欺少年穷 2021/9/10 文件大小:5.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生,首先养阳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节 何为阳气
中医认为,人之健康与否,全赖一口气。《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身之阳气,就像是天上的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失去了太阳,万物凋零。人失去了阳气,同样得不到健康。古人常用“亡阳”一词来代指死亡,就是这个意思。反之,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阳气的衰退却又是客观的必然。一方面,阳气的衰退是自然生长规律,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人自出生以来,就不断积聚浊气,从口鼻而入,自呼吸而入。这些浊气越聚越多、越变越杂,不仅会直接导致各种大病、恶病、杂病,还必然会伤害阳气,进一步导致浊气积聚。如此循环,或亡阳而亡,或***而亡。
说起中医,就会想到阴阳学说,哪怕是对中医一无所知,也对阴阳学说略有耳闻。然而,到底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临床上,阴阳学说又具有多大意义呢?
阳就是功能,阴就是物质
不需要了解太多的术语,单纯从“物质与功能”的辩证角度来看,阳就是功能,阴就是物质。
临床上,西医的众多指标,如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糖浓度乃至各种生化指标,之所以让人觉得“科学”,就是因为它们是“能眼见为实”的物质,是阴的层面。
而人体不可能只有物质,却没有功能。实际上,功能远比物质重要得多。试想一下,一台没有软件的电脑,跟一堆废铁有多大差别,失去功能的电脑还能干什么?
功能的变化早于物质的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阳是主动的、向上的、积极的;而阴则是主静的、向下的、消极的。简单地说,运动的、变化的属阳,而相对静止的、不动的属阴。换句话说,属阴的物质性的指标是不会轻易变化的,而属阳的功能性的指标却是非常容易变化的。也就是说,功能的变化要早于物质的变化。
临床上,当人体发生疾病时,首先是脏腑功能发生变化,而后才是物质性的指标发生变化。然而,作为“物质医学”的西医,其判断疾病的标准依赖于“看似科学”的物质性指标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诊断你得了某种疾病,却被西医否定,甚至因此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原因。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近年来,许多名人富豪定期西医体检证明没有问题,却突然猝死。
经典案例
2008年12月的某天,我在家里接到朋友的求救电话。朋友的父亲李老,是上海某机关干部,一个月前刚体检完,身体一切正常,却因一场伤风感冒住院且一住就出不来了。从感冒变成了急性心衰,从普通病房住进了ICU,甚至接到了“病危通知书”。
我们赶到时,李老已经是危在旦夕,血压低到60/35mmHg,脉搏近无,浑身冰冷,唯有心窝和鼻孔处尚有一丝暖气。我们考虑他为重症心衰,心阳衰竭,需要急行回阳救逆之法。
我和朋友一共三人,各持2根粗艾条,分别熏灸印堂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中间。、百会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神阙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关元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涌泉涌泉穴,位于脚心处。等穴位。约30分钟后,李老浑身微微发热,人苏醒了过来,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继续熏灸60分钟,李老浑身汗出,已能轻微活动,遂停止施灸。后经常规调理一周后康复。
你会不会觉得这很神奇?其实,这是典型的阳气衰退的病症。因伤风感冒,加上李老之前有心阳虚的问题,风寒之邪迅速伤害了心阳,导致心阳极度衰弱而诱发疾病,而通过艾灸就可以迅速回阳而康复。
这种脏腑功能的阳气,实际上要超越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学说的阴阳,是“一生二”的阴阳。而我们讲的阳气,实际上是生命的本质功能,是“道生一”的范畴。
尽管“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答案无从可知,但无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阳气的化生功能。
生理状态下,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阳气的化生
2
生理状态下,人出生以后,需要不断地从饮食中摄取营养物质。然而,并不是吃了就行。只有具备消化、吸收的原始功能,才能把饮食吸取、转化为营养物质。
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的“阴”并没有多少衰退,仅仅是因为阳气衰弱,而变得越来越虚弱。直至生命终了,虽然作为物质的“阴”——尸体依然存在,但“阳”功能消失。
病理状态下,病理产物的吸收也全赖阳气的化生
病理状态下,无论是乳酸,还是像骨刺、肿瘤一样的病理产物,其代谢、排泄乃至气化,依然离不开生命之阳气的功能。
更确切地说,“阳化气、阴成形”,任何像骨刺、肿瘤这样的病理产物,只要阳气足够强大,都是可以消化、气化的。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无数道士,为“羽化”、为“长生不老”而苦修。尽管功法各样,却也是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修炼阳气”,以求“元神出窍”。
然而,尽管阳气至关重要,其衰退却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也是阳气的“生、壮、衰、亡”过程。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