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ABCD法.doc

格式:doc   大小:2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BCD法.doc

上传人:zhaojz4822 2021/9/12 文件大小:2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BCD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 ABCD表述法
(2011-11-25 08:20:43)
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 并限定学生学****过程中知识、 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 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 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 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 如“使学生 ”“让学生 ”“提高学生 ”及“培养学生 ”等描述,而用“能认出 ” “能解释 ”“能设计 ” “能写出 ”“对 作出评价” 或“根据 对 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 “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
以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 “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
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生物课程标准》第 44 页在“学****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br/>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 ” “通过合作学****小组的讨论, 制定 ”“通
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 ”等。
。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的结果
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 ” “详细地写出 ” “客观正确地
评价 ”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上述教学目标表述包括的“ 四要素 ”是由行为观的代表 马杰( )提出的

三要素”
ABCD表述法
。它们的含义是:
A 即“行为主体”(audience ),
发展来的,又称为
意为学****者,就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
B 即“行为”( behaviour ),即学****br/>者应做什么,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
C即“条件”( conditions ),意为
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即“程度”( degree ),即上述行为的标准 。例
如,一个运用 ABCD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例句:“通过学****昆虫的形态特点后,学生能以
90%的准确度, 从书上的图中辨认出哪些是昆虫。 ”其中,行为主体是 “学生” ,行为是 “辨
认昆虫”,条件是“在本课课本的图中”,标准是“达到 90%的准确度”。
关于《怎样用 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材料
精选文库
怎样用 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 教学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