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9
2014年大盘点之冤假错案-法律
2014年大盘点之冤假错案
文/本刊综合
【选题策划】
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刑事冤假错案受到高度关注,从河南李怀亮案到浙 江张氏叔侄强奸案,再到呼格吉勒图冤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4年已有 12起冤假错案得到纠正。综合这12起案件,从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到沉冤昭雪, 平均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
一次次的冤假错案给当事人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痛楚,更是严重损 害了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其背后存在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有罪推定问题; 以及部分司法办案能力不强、领导插手、以言代法等干预司法的一系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 原则的法律制度”,“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至此,纠正冤 假错案迈出了司法公正的重要一步。 同时,冤案平反后严格依法、不折不扣进行 责任追究,也正是司法公正面临的更严峻考验。
2014年,保持了十八大以来加速纠正冤假错案的势头,这一趋势在年 末经由呼格吉勒图沉冤昭雪推向高潮。
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4年,已有12起冤假错案得 到纠正。12起案件,9个省份的各级法院共审理了 58次,平均每起案件需审理 近5次;当事人从被警方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到被法院宣告无罪或检察机关撤诉后 被取保候审,平均需10年时间。13名冤假错案当事人中,4人一审被判死刑,
5人一审被判死缓,1人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最终都因被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被法院宣告无罪或检察院撤回起诉。
2 / 9
强调破案率致办案草率
对破案率的强调,常常导致警方办案草率。在念斌案中,警方在死者死 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即确定了人为投毒的侦查方向,案发 12天后即宣告侦破。
而在法院对念斌作出的无罪判决中,警方提交的认定毒物、投毒方式、毒物来源 的证据均受到质疑。
在徐辉案中,为了加速破案,警方根据不能作为定案证据的警犬气味鉴 定将徐辉确定为犯罪嫌疑人,而 DNA鉴定又得不出唯一结论,徐辉的有罪供述 与证据间的矛盾遭到忽略。在贵州张光祥案中,警方在案发时隔四年未破案的情 况下,得知张光祥曾与被害人许晋关系好, 但未参加许晋的葬礼,便认定张光祥 有作案嫌疑。
此外,12起案件中,多数被无罪释放的当事人称受到过刑讯逼供或诱供, 而有罪供述往往是他们被判有罪的主要证据。 在甘肃陈琴琴案中,陈琴琴的家属 发现看守所的体检证明显示陈琴琴身上有多处淤青。
在杨波涛案中,杨波涛曾向媒体讲述的刑讯逼供方式极为残酷:十几个 昼夜不能睡觉,被拳打脚踢、强灌屎尿……张光祥曾在接受采访时称遭到连续数 天的刑讯逼供,“只有早点承认,才不会死在看守所”。
纠偏方式多为法院改判
12起冤假错案,当事人从被警方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到最终被法院宣告无 罪或检察院撤回起诉,历时5到10年的有4起,历时10年以上的有7起,历 时5年以下的有1起。12起案件的纠错平均需要10年的时间。其中,时间最
长的是呼格吉勒图案,呼格吉勒图在案发 62天后迅速被执行死刑,18年后的
2014年12月15日终得昭雪。
这12起案件,一共经过了 58次庭审,平均每起案件需审理近 5次。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