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开辟文明交往航线.ppt

格式:ppt   大小:816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辟文明交往航线.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9/15 文件大小:8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辟文明交往航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辟文明交往航线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课堂延伸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从?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这一单元起,完毕中国经济开展史的学习,开场讲述世界经济开展史。
本课围绕世界走向联系的起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从古代农业文明区域的相互隔绝、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新航路开辟和文明的链接,勾画出了人类从分散走向联系的过程,分析了世界联系加强的社会经济原因,从而揭开整体世界历史的序幕。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
1、教材地位
二、教材分析
旧教材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一课中,从“新航路的开辟〞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两局部来讲述,课文更侧重于殖民活动带来的结果,而对文明交往的积极意义的表达较少。
新教材首先展示了世界古代文明分布情况。根据教材?散落着的世界文明示意图?和?新航路开辟图?可以看出,15世纪起,世界文明联系的路线变化,世界文明区域间联系加强,促使整体世界的到来,同时伴随着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课改下历史教学更注重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新旧教材比照: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完成了模块Ⅰ〔政治史〕的学习,对中外政治的开展有一定的了解,对政治开展背后的原因有了解的兴趣和愿望。
2、通过模块Ⅰ的学习,学生对基于专题的历史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已初步具有相关的探究方法和意识。
3、专门史的学习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纵向思考的能力,但还不能关注到历史开展的立体性,在学习中也容易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分立。同时,本课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较多,如三圃制、价格革命、商业革命、资本原始积累等,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将其与政治课混为一谈。
四、教学目标
结合地图了解各航海家的航线和到达的地区。
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知识能力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课本剧,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更好的把握四条著名的航线,并且能说出其特点。
〔3〕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过程方法目标:
四、教学目标
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
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但其过程充满了血腥味。
将其放在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展宏观考察,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今天人类的宇宙探险的影响。
情感态度目标:
五、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突破方法:通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课本剧,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通过设计四组探究讨论题,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为四个局部,即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和思想震撼之路 。〕
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场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场形成的标志。〔突破方法:以材料分析探究的手段层层深入,从多个角度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